-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对该单位处以8万元的罚款
- B.对李某处以2000元的罚款
- C.上级对该单位负责人王某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 D.责令该单位另行任用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会计工作
- A.付款人名称
- B.出票日期
- C.确定的金额
- D.付款日期
- A.工资核算岗位
- B.出纳岗位
- C.成本核算岗位
- D.单位内部审计岗位
- A.性质不同
- B.作用范围不同
- C.表现形式不同
- D.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 A.提供劳务收入
- B.接受捐赠收入
- C.利息收入
- D.股权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A.我国境内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拨款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
- B.因发生大地震所实施的紧急采购
- C.军事采购
- D.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采购
- A.将票据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 B.背书转让可以附任何条件,所附条件也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 C.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是非转让背书
- D.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以不超过出票金额的实际结算全额为准
- A.代理付款人名称
- B.收款人名称
- C.金额
- D.代理行名称
- A.企业支付的违约金
- B.企业支付的诉讼费
- C.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
- D.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 A.助理会计师
- B.会计师
- C.高级会计师
- D.注册会计师
- A.有岗无人
- B.一人多岗
- C.一岗多人
- D.一人一岗
- A.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交风险预警报告
- B.参加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 C.分析坏账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授信管理、加快货款回收建议
- D.分析现金流量状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A.客观公正
- B.坚持准则
- C.爱岗敬业
- D.强化服务
- A.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 B.经济法基础
- C.初级会计电算化
- D.会计基础
- A.预算外资金专户
- B.小额现金账户
- C.国库单一账户
- D.零余额账户
- A.银行加收的罚息
- B.工商机关所处罚款
- C.对外担保支出
- D.销售商品给予对方采购人的回扣
- A.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
- B.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规定
- C.中文大写金额和阿拉伯数码不一致的票据
- D.更改收款人名称的票据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划线支票
- A.登记会计账簿
- B.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C.出具审计报告
- D.向税务机构提供纳税资料
- A.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 B.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具有大学以上会计专业学历证书
- D.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 A.每一月份的第一天
- B.每一季度的第一天
- C.一每半年度的第一一天
- D.每一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A.账实相符
- B.账证相符
- C.账表相符
- D.账账相符
- A.货币资金
- B.财产物资
- C.经济活动
- D.财务工作
- A.国债利息收入
-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D.财政拨款
- A.现金日记账
- B.总账
- C.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明细账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企业会计制度》
- A.转借
- B.拆本使用
- C.转让
- D.代开
-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B.农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 C.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12月31日止
- D.农历十月一臼起至次年九月三十日止
- A.每月
- B.每季
- C.每半年
- D.每年
- A.背书无效
- B.背书有效
- C.乙和丙中数额较大的有效
- D.乙和丙中签章在前的有
-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 B.信息保密原则
- C.谁的钱进谁的账
- D.银行不垫款
- A.2011年2月22日
- B.2011年4月12日
- C.2011年3月12日
- D.2011年8月12日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 C.《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 D.《储蓄管理条例》
- A.张某
- B.年菜
- C.张某和年某
- D.张某、年某及林某
- A.相互补充
- B.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C.相互作用
- D.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 57
-
( )属于政府会计监督。
- A.政府部门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 B.高校校长对所属二级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 C.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监督
- D.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 A.某个行业的经营业务
- B.某一经营项目
- C.某个企业的经营业务
- D.多个经营项目
- A.托儿补助费
- B.年终加薪
- C.独生子女补贴
- D.差旅费津贴
- A.大中型企业
- B.事业单位
- C.行政部门
- D.业务主管部门
- A.从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
- B.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支付
- C.经开户银行审核批准坐支
- D.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 A.1
- B.2
- C.3
- D.5
- A.法律主体 B.责任主体 C.领导者 D.组织者
- A.增值税是价外税
- B.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
- C.我国增值税基本税率是17%
- D.我国增值税低税率为10%
- A.财政部门
- B.工商部门
- C.税务部门
- D.审计部门
- A.爱岗敬业
- B.提高技能
- C.诚实守信
- D.客观公正
- A.800
- B.1000
- C.320
- D.1320
- A.偷税
- B.欠税
- C.骗税
- D.抗税
- A.银行账号证明
- B.有关合同章程和协议书
- C.营业执照
- D.房产证或房屋租赁合同
- A.金融保险业
- B.修理修配业
- C.文化体育业
- D.建筑业
- A.之日起30日内
- B.次日起30日内
- C.之日起3个月内
- D.次日起3个月内
- A.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B.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C.情节恶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D.情节恶劣的,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A.审计监督 B.社会监督 C.财政监督 D.外部会计监督
- A.过去
- B.实际
- C.已经
- D.曾经
- A.针对性、适应性、及时性
- B.针对性、普遍性、灵活性
- C.针对性、普遍性、适应性
- D.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
- A.10
- B.15
- C.30
- D.60
- A.单位
- B.个人
- C.单位和个人购销款项
- D.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
- A.评估师事务所
- B.会计师事务所
- C.律师事务所
- D.税务师事务所
- A.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B.企业会计工作规范
- C.地方相关法规
- D.各项具体会计准则
- A.接洽业务
- B.商谈业务
- C.缴纳税款
- D.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