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开证申请书
- B.信用证申请承诺书
- C.有关购销合同
- D.货运凭证
- A.熟悉准则
- B.遵循准则
- C.坚持准则
- D.依法监督
- A.工资
- B.工程采购支出
- C.物品采购支出
- D.服务采购支出
- A.财政部门
- B.审计部门
- C.监察部门
- D.社会上的个人
- A.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应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应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纳税人销售、出租不动产,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保证
- A.娱乐业的营业额为经营娱乐业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 B.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C.纳税人将承包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D.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的金额为营业额
- A.出票人
- B.付款人
- C.收款人
- D.保证人
- A.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 B.人民银行对有关金融单位相关会计账簿的监督
- C.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有关会计资料实施检查
- D.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记账凭证的检查
- A.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D.是否按照税法的规定按时足额纳税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 B.会计主管与单位其他会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 C.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职称培训
- D.总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精通经济政策
- A.会计法律
- B.会计法规
- C.会计制度
- D.会计准则
- A.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仲裁
-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D.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 A.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 B.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 C.采用招标方式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 D.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 A.文化体育业
- B.金融保险业
- C.交通运输业
- D.销售不动产
- A,比例税率
- B.定额税率
- C.超额累进税率
- D.超率累进税率
- A.汇票
- B.本票
- C.支票
- D.信用卡
- A.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B.重大对外投资与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 C.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 D.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 A.对银行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对该银行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 C.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停止对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核准,责令该银行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 D.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研究生
- B.本科
- C.大专
- D.中专
- A.审计机构的监督
- B.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C.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 D.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 A.授意会计人员造假
- B.指使会计人员造假
- C.强令会计人员造假
- D.纵容会计人员造假
- A.出具审计报告
- B.办理企业合并、分立事宜中的审计业务
- C.办理投资评估、资产评估业务
- D.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 A.商业汇票
- B.银行汇票
- C.现金支票
- D.转账支票
- A.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持独立性
- B.坚持准则、实事求是、保持独立性
- C.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持中立性
- D.忠于职守、实事求是、保持独立性
- A.税务部门
- B.海关
- C.证监局
- D.银行
- 47
-
我国信用证是( )。
- A.可撤销,不可转让
- B.不可撤销,不可转让
- C.可撤销,可转让
- D.不可撤销,可转让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30天
- B.60天
- C.90天
- D.120天
- A.个人劳务报酬,包括稿费和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 B.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包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 C.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支付的价款
- D.结算起点( 1000元 )以上的零星支出
- A.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4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啤酒
- B.粮食白酒
- C.酒糟
- D.葡萄酒
- A.财力保证
- B.调节制约
- C.反映监督
- D.节能高效
- 54
-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登记备案制度。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该期限为( )。
- A.30日
- B.60日
- C.90日
- D.120日
-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56
-
银行本票是( )签发的。
- A.银行
- B.企业
- C.单位
- D.个人
- A.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 B.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一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
- C.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 D.“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 A.理论教育和课堂讲授
- B.典型案例讨论和剖析
- C.理论教育和自我学习
- D.实际情况讨论和分析
- A.参与管理
- B.廉洁自律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 A.提高技能
- B.参与管理
- C.坚持准则
- D.爱岗敬业
-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 B.扣缴义务人
- C.纳税担保人
- D.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 A.法定性
- B.公正性
- C.自愿性
- D.中立性
- A.罚金
- B.罚款
- C.没收财产
- D.停止出口退税权
- A.定期定额征收
- B.查验征收
- C.查账征收
- D.查定征收
- A.代扣代缴
- B.代收代缴
- C.委托代征
- D.查验征收
- A.核定申报
- B.直接申报
- C.邮寄申报
- D.数据电文申报
- A.该汇款尚未汇出
- B.汇款人与收款人未达成一致退汇意见
- C.经过1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
- D.收款人拒绝接受的汇款
- A.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4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个人卡的主卡持卡人可为其配偶及年满18周岁的亲属申领附属卡,申领的附属卡最多不得超过2张
- B.持卡人在还清全部交易款项、透支本息和有关费用后,可依法申请办理销户
- C.发卡银行办理销户,应当收回信用卡;有效信用卡无法收回的,应当将其止付
- D.销户时,单位卡账户的资金可以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也可以提取现金
- A.伪造会计凭证
- B.变造会计凭证
- C.伪造会计账簿
- D.变造会计账簿
- A.增值税专用发票
- B.行业发票
- C.专用发票
- D.专业发票
- A.诚实守信
- B.廉洁自律
- C.客观公正
- D.坚持准则
- A.6个月
- B.1年
- C.18个月
- D.2年
-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 市 )进行生产经营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 B.主管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
- C.纳税人可以在到达经营地进行生产、经营后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报验登记
- D.外出经营活动结束,纳税人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按规定结清税款、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
- A.自出票日起10日内
- B.自出票日起20日内
- C.自出票日起30日内
- D.自出票日起60日内
- A.商业汇票未记载付款日期的,视为见票即付
- B.商业汇票的付款日期是绝对记载事项
- C.商业汇票提示付款期限为自汇票到期日起1个月内
- D.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 A.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不可以背书转让
- B.背书转让可以附任何条件,所附条件也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 C.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票据到期日前的背书
- D.如果背书不连续,付款人可以拒绝向持票人付款
- A.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A.1份
- B.一式2份
- C.一式3份
- D.一式4份
- A.《公司法》
- B.《审计法》
- C.《会计法》
- D.《注册会计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