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会计师;3
- B.会计师;5
- C.助理会计师;3
- D.助理会计师;5
- A.8 760
- B.9 000
- C.5 200
- D.6 5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 B.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
- C.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
- D.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 A.中央级预算
- B.省、自治区级预算
- C.县、自治区不设区的市、辖区级预算
- D.乡、民族乡、镇级预算
- A.会计理论水平
- B.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 C.沟通交流能力
- D.职业判断能力
- A.商品房销售发票
- B.电信企业的邮票
- C.水上运输企业客票、货票
- D.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 A.普通支票
- B.特殊支票
- C.现金支票
- D.转账支票
- A.该单位、银行的公章
- B.该单位、银行的财务章
- C.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 D.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出纳人员
- A.有应税收入
- B.有应税财产
- C.有应税行为
- D.扣缴义务人发生扣缴义务的
- A.设立临时机构
- B.基本建设基金
- C.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取得借款
- D.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 A.单位内部监督
- B.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
- C.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
- D.舆论监督
- A.信贷计划
- 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C.辅助账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A.金额
- B.出票或者签发日期
- C.收款人名称
- D.用途
- A.现金
- B.银行本票存款
- C.保函押金
- D.各种备用金
- A.被吊销营业执照
- B.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
- C.到外地临时经营
- D.宣告破产
- A.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B.自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 C.自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 D.自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 A.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支票
- B.支票适用于异地、同城或同一票据交换区域
- C.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不能背书转让
- D.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天
- A.20
- B.40
- C.60
- D.80
- A.30
- B.60
- C.90
- D.120
- A.500
- B.1 000
- C.2 000
- D.5 000
- A.隐匿
- B.转移
- C.销毁
- D.毁弃
- A.自出票日起1个月
- B.自出票日起2个月
- C.自见票日起1个月
- D.自见票日起2个月
- A.财政部门
- B.税务部门
- C.审计部门
- D.证券监管部门
- A.张某违反了爱岗敬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B.张某违反了参与管理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C.张某违反了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D.张某违反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A.欠缺确定金额的商业汇票无效
- B.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
- C.个人可以使用商业汇票
- D.出票人不得签发无对价的商业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
- A.当天
- B.次日
- C.第二天
- D.第三天
- 59
-
预算法发布时间( )。
- A.1995年1月1日
- B.1991年1月1日
- C.1994年1月1日
- D.1995年11月22日
- A.一个结算期
- B.10天
- C.两个月
- D.一个季度
- A.会计法
- B.会计行政法规
- C.会计制度
- D.会计规章
- A.参与管理
- B.廉洁自律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 A.背书人
- B.出票人
- C.收款人
- D.付款人
- A.总会计师
- B.单位负责人
- C.会计人员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 C.资本、基金的增减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D.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 A.国务院证券监管部门
- B.国务院财政部门
- C.国务院审计部门
- D.国务院税务部门
- A.道德惩罚可以替代法律惩罚
- B.法律惩罚可以替代道德惩罚
- C.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并行不悖
- D.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相互排斥
- A.《会计法》
- B.企业会计制度
- C.《总会计师条例》
- D.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