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资产负债表
- A、财政部门
- B、国务院
- C、国家档案局
- D、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 A、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
- B、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 C、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
- D、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
- A、内部报表
- B、外部报表
- C、动态报表
- D、静态报表
- A、预付款项
- B、存货
- C、固定资产清理
- D、长期借款
- A、预付账款
- B、应付债券
- C、应付职工薪酬
- D、未分配利润
- A、本期数额
- B、发生额
- C、期末余额或发生额
- D、期末余额
- A、月报
- B、季报
- C、年报
- D、半年报
- A、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B、资产负债表
- C、附注
- D、利润表
- A、利润总额
- B、净利润
- C、主营业务利润
- D、营业利润
- A、未分配利润
- B、实收资本
- C、应付票据
- D、短期借款
- A、固定资产
- B、未分配利润
- C、应付债券
- D、长期借款
- A、为保证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和报送的及时性,可以先编制报表,然后再进行对账
- B、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 C、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意味着应在报表中排除复杂的经济事项
- D、中期财务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可比年度财务会计报表适当简略
- A、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平时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 B、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
- C、账面随时反映财产物资的收入、发出和结余数额
- D、财产物资品种繁杂的企业,其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较大
- A、应收账款
- B、库存现金
- C、原材料
- D、固定资产
- A、经济业务较多
- B、规模较大
- C、规模较小
- D、经济业务较少
- A、账证核对
- B、账表核对
- C、账账核对
- D、账实核对
- A、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B、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C、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不同
- D、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 A、便于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检查
- B、总账能系统地反映某一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 C、总账不能系统地反映某一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 D、简化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现金流量表
- B、附注
- C、资产负债表
- D、利润表
- A、短期借款
- B、交易性金融资产
- C、应付利息
- D、应收股利
- A、原材料
- B、库存商品
- C、库存现金
- D、生产成本
- A、全面定期清查
- B、全面不定期清查
- C、局部定期清查
- D、局部不定期清查
- A、营业外收入
- B、其他应付款
- C、累计折旧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盘存单
- B、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盘盈盘亏报告表
- A、不定期清查
- B、全面清查
- C、定期清查
- D、局部清查
- A、是更正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依据
- B、调节后的余额表示企业可以实际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 C、不能够作为调整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原始凭证
- D、该表是通过银行更正错误的依据
- A、汇总付款凭证
- B、科目汇总表
- C、发出材料汇总表
- D、汇总转账凭证
- A、局部清查
- B、定期清查
- C、不定期清查
- D、全面清查
- A、会计账簿
- B、会计凭证
- C、会计分录
- D、会计报表
- A、记账凭证汇总表保留了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B、可以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
- C、记账凭证汇总表能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 D、记账凭证汇总表是一种记账凭证
- A、不能体现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B、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 C、明细账与总账无法核对
- D、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较为繁琐
- A、登记明细分类账簿的直接依据相同
- B、编制记账凭证的直接依据相同
- C、登记总分类账簿的直接依据相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直接依据相同
- A、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 B、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C、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D、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 A、“应交税费”账户
- B、“库存商品”账户
- C、“原材料”账户
- D、“实收资本”账户
- A、记账的方向相同
- B、登记次数相同
- C、登记的金额相同
- D、登记会计期间相同
- A、原材料总账
- B、库存现金日记账
- C、应收账款明细账
- D、应收账款总账
- A、多栏式
- B、三栏式
- C、横线登记式
- D、数量金额式
- A、备查账
- B、明细账
- C、总账
- D、序时账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生产成本明细账
- C、库存商品明细账
- D、本年利润明细账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总账
- C、固定资产卡片账
- D、库存现金日记账
- A、收料单
- B、购料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 C、领料单
- D、限额领料单
- A、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核算指标
- B、不是所有账户都需要开设明细分类账户
- C、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 D、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
- A、经济业务是否合法与合规,有无违法乱纪行为
- B、有关项目是否填列完备和有关人员签章是否齐全
- C、是否符合原始凭证
- D、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对应关系是否清晰
- A、该科目余额一般在贷方
- B、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
- C、该科目的余额期末结账时应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D、该科目属负债类科目
- A、广告费
- B、厂部办公费
- C、产品展览费
- D、业务招待费
- A、会计分析
- B、复式记账
- C、成本计算
- D、登记账簿
- A、待摊
- B、应收
- C、应付
- D、预提
- A、收料单
- B、供货单位的发票
- C、经济合同
- D、折旧计算表
- 100
-
“账存实存对比表”是一种( )。
- A、备查账簿
- B、原始凭证
- C、会计账簿
- D、记账凭证
- A、固定资产
- B、存货
- C、库存现金
- D、往来款项
- A、其他应收款
- B、待处理财产损溢
- C、库存现金
- D、其他应付款
- 103
-
库存现金清查的方法是( )。
- A、核对账目法
- B、发函询证法
- C、实地盘点法
- D、技术推算法
- A、原材料
- B、应付账款
- C、累计折旧
- D、实收资本
- A、中间环节
- B、最终环节
- C、基础环节
- D、首要环节
- 106
-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 )的基础。
- A、填制记账凭证
- B、编制会计分录
- C、编制会计报表
- D、复式记账
- A、平行登记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划线更正法
- A、销售商品1000.84元,销货发票大写金额为:壹仟元零捌角肆分
- B、外来原始凭证金额错误,可在原始凭证上更正但需签名或盖章
- C、凡是账簿记录金额错误,都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 D、自制原始凭证无须经办人签名或盖章
- A、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加盖公章
- B、由经办人更正
- C、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D、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A、分配投资者利润
- B、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 C、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 D、计提职工住房公积金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财务费用
- A、财务费用
- B、投资收益
- C、本年利润
- D、资本公积
- A、销售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商品销售成本
- B、专项工程成本
- C、材料销售成本
- D、包装物销售成本
- A、营业外收入
- B、盈余公积
- C、实收资本
- D、资本公积
- A、管理费用
- B、直接材料
- C、制造费用
- D、直接人工
- A、利润分配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本年利润
- D、应缴税费
- A、应付利息
- B、预提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 B、运杂费
- C、采购人员工资
-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销售费用
- D、管理费用
- A、账龄分析法
- B、应收账款百分比法
- C、备抵法
- D、直接转销法
- A、财务费用
- B、销售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管理费用
- B、其他业务成本
- C、销售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 B、专项工程人员工资
-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D、专设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 A、费用就是成本
- B、成本就是费用
- C、费用是对象化的成本
- D、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 A、在途物资
- B、材料采购
- C、在建工程
- D、周转材料
- A、直接转销法
- B、备抵法
- C、总价法
- D、净价法
- A、固定资产
- B、营业外支出
- C、营业外收入
- D、固定资产清理
- A、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 B、产品销售收入
- C、材料销售收入
- D、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A、119300
- B、120000
- C、100000
- D、110000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B、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 C、所得税费用
- D、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A、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
- B、利息支出
- C、汇兑损失
- D、财务会计人员工资
- A、记录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
- B、记账的依据不同
- C、记账的期间不同
- D、记账的方向不同
- 134
-
权益类科目的余额一般在( )。
- A、无余额
- B、借方或贷方
- C、贷方
- D、借方
- A、贷方
- B、减少方
- C、借方
- D、增加方
- A、盈余公积
- B、其他业务收入
- C、累计折旧
- D、资本公积
- A、银行承兑汇票
- B、可转换债券
- C、银行本票存款
- D、商业承兑汇票
- A、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增加
- B、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
- C、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减少
- D、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增加
- A、支付当月管理部门用房屋租金
- B、计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
- C、支付全年的财产保险费
- D、支付下年报纸、杂志费
- A、持续经营
- B、会计主体
- C、货币计量
- D、会计分期
- A、销售费用
- B、制造费用
- C、预收账款
- D、利润分配
- A、投入、产出
- B、预收、预付
- C、购入、售出
- D、收入、支出
- 143
-
下列不属于款项的项目是( )。
- A、短期借款
- B、银行存款
- C、信用卡存款
- D、货币资金
- A、货币计量
- B、会计主体
- C、持续经营
- D、会计分期
- A、其他应收款
- B、应付账款
- C、预收账款
- D、应交税费
- A、 111、232、174
- B、211、202、151.5
- C、356、232、74
- D、111、202、151.5
- A、“存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
- B、“原材料”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
- C、“原材料”、“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
- D、“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
- A、会计控制职能
- B、会计核算职能
- C、会计监督职能
- D、会计分析职能
- A、680000元
- B、320000元
- C、500000元
- D、8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