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定额管理的范围
- B.制定和修订定额的依据、程序和方法
- C.定额的执行
- D.定额考核和奖惩办法
- A.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 B.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 C.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 D.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方法
- A.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
- B.会计部门及其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设置
- C.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
- D.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
- A.支付功能
- B.汇兑功能
- C.融资功能
- D.结算功能
- A.改造活动
- B.教育活动
- C.思想意识活动
- D.提高活动
- A.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 B.应当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
- C.应当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 D.应当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的问题不断完善
- A.爱岗敬业
- B.诚实守信
- C.客观公正
- D.遵守准则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所得税
- B.营业税
- C.耕地占用税
- D.土地增值税
- A.48
- B.24
- C.16
- D.8
- A.法制教育
- B.形势教育
- C.自我教育
- D.品德教育
- A.该酒店应于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
- B.税务机关应责令该酒店限期办理税务登记
- C.税务机关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对该酒店处以罚款
- D.税务机关可以吊销该酒店营业执照
- A.工商登记
- B.开立银行账户
- C.领购发票
- D.申请减税
- A.职业素养
- B.职业技术
- C.职业道德
- D.职业行为
- A.纳税申报
- B.税务登记
- C.税务稽查
- D.税款征收
- A.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 B.5倍以下的罚金
- C.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D.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A.搞好服务
- B.开拓创新
- C.熟悉法规
- D.职业判断能力
- A.开业
- B.增加银行账号
- C.停业
- D.复业
- A.伪造
- B.变造
- C.编制虚假
- D.窃取
- A.社会性
- B.传统性
- C.全民性
- D.自然性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职业行为关系
- B.职业行为准则
- C.职业行为活动
- D.职业行为规范
- A.通报
- B.罚款
- C.行政处分
-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人民银行
- B.证券监管
- C.保险监管
- D.审计、税务部门
- A.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力保证
- B.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坚实基础
- C.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
- D.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
- A.职工工资、津贴
- B.2000元的零星支出
- C.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 D.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货款
- A.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
- B.单位规模的大小
- C.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 D.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 A.稽核
- B.经办
- C.财物保管
- D.审批
- A.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 B.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措施
- C.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清正廉洁之风
- D.有利于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B.国家监督
- C.社会监督
- D.职工代表会监督
- A.宣传准则
- B.坚持准则
- C.熟悉准则
- D.遵循准则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 C.《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D.《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A.收入确认方法
-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 C.会计档案管理方法
- D.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 53
-
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 A.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
- B.不具备建账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
- C.各单位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D.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在法定会计账册外另行设置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核算
- A.国家
- B.会计事业
- C.服务对象
- D.社会公众
- A.因病或因故不能工作超过3个月
- B.单位撤销、合并或分立
- C.撤销会计职务
- D.休探亲假
- A.空白支票的保管
- B.会计档案保管
- C.稽核工作
- D.收入、费用账目的登记工作
- A.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持证并注册情况
- B.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
- C.持证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
- D.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 A.专业性
- B.实践性
- C.继承性
- D.多样性
- A.零叁月零拾叁日
- B.零叁月壹拾叁日
- C.零叁月拾叁
- D.叁月壹拾叁日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企业会计制度》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D.《企业财务通则》
- A.占有
- B.使用
- C.收益
- D.处分
- A.1000
- B.2000
- C.3000
- D.4000
- A.2500
- B.1500
- C.1000
- D.2000
- A.15
- B.20
- C.30
- D.40
- A.财政部门
- B.主管部门
- C.审计部门
- D.新闻舆论
- A.劳动分工
- B.社会分工
- C.职业分工
- D.专业分工
- A.负责人
- B.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 C.经济活动
- D.经济业务的经办人员
- A.授权批准
- B.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 C.财产保全
- D.预算
- A.每年
- B.每半年
- C.每季
- D.每月
- A.5
- B.7
- C.10
- D.15
- A.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结果相一致
- B.构成会计资料的各项要素必须齐全,如实、全面地记录和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 C.会计资料所反映的结果可以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结果相一致
- D.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不一定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完全相一致
- A.签名
- B.盖章
- C.委托他人签名或盖章
- D.签名并盖章
- A.《企业会计制度》
- B.《企业会计准则》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A.根本法
- B.普通法
- C.程序法
- D.狭义的法
- A.省级人民政府
-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 C.民族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 D.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 A.3
- B.5
- C.8
- D.10
- A.资格证
- B.会计师资格证
- C.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D.中专以上会计专业毕业证
- A.基本规范
- B.基本原则
- C.行为指南
- D.行为准则
- A.重开或者更正
- B.更正,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C.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D.更正,更正处加盖原始凭证填制人印章
- A.机器设备
- B.员工
- C.工艺设计
- D.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