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工作一丝不苟
- B.工作尽职尽责
- C.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 D.保守秘密
- A.自动更新知识能力
- B.会计实务能力
- C.职业判断能力
- D.沟通交流能力
- A.指导功能
- B.评价功能
- C.强制功能
- D.教化功能
- A.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 B.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 C.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 D.职业道德情操教育
- A.采用招标方式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 B.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 C.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 D.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 A.某外商独资企业采购原材料
- B.某国有独资公司采购生产设备
- C.某体育局用体育经费拨款购买体育设施
- D.某建筑公司承揽了国家的某项重点工程新建项目而采购建筑材料
- A.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 B.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
- C.中央预算不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 D.中央预算不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预算
-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 B.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 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纳税人破产
- B.纳税人变更法定代表人
- C.纳税人被吊销营业执照
- D.纳税人暂停经营活动
- A.啤酒
- B.实木地板
- C.卷烟
- D.黄酒
- A.房产税
- B.印花税
- C.车船税
- D.资源税
- A.纳税义务人
- B.征税对象
- C.税目
- D.税率
- A.保证人住所
- B.被保证人名称
- C.保证日期
- D.保证人签章
- A.未记载付款地的支票
- B.没有记载金额的支票
- C.空头支票
- D.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的支票
- A.银行
- B.城市信用合作社
- C.农村信用合作社
- D.保险公司
- A.专用存款账户
- B.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
- C.临时存款账户
- D.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
- A.上岗注册登记
- B.离岗备案
- C.调转登记
- D.变更登记
- A.稽核是对会计信息再确认、再监督的过程
- B.内部稽核制度可以等同于内部审计制度
- C.单位建立稽核制度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少会计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 D.稽核包括稽查与复核
- A.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 B.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 C.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 A.签订了一笔100万元货款的销售合同
- B.收到某单位投入的一项无形资产
- C.向银行借入3个月的短期借款
- D.向工人发放工资
- A.购货发票
- B.应收账款明细账
- C.资产负债表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A.会计核算
- B.会计监督
- C.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 D.法律责任
- A.狭义的法
- B.广义的法
- C.普通法
- D.实体法
- A.法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国家权力运行的具体手段和表现
- B.法体现社会经济基础的现状并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具体要求
- C.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D.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A.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 B.会计法律制度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会计职业道德只调整会计人员的内心精神世界
- C.会计法律制度有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无具体的表现形式
- D.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只会受到道德谴责
- A.爱岗敬业
- B.坚持准则
- C.参与管理
- D.强化服务
- A.仅指会计准则
- B.会计法律
- C.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D.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 A.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 B.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 C.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 D.其他相关教育
- A.参与管理
- B.廉洁自律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 A.5%
- B.10%
- C.20%
- D.25%
- A.中央预算
- 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 C.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预算
- A.国防支出
- B.经济建设支出
- C.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 A.骗税行为
- B.偷税行为
- C.逃避税务机关追缴欠税行为
- D.拖欠税款行为
- A.4980
- B.5040
- C.5124
- D.5137
- A.6000
- B.6600
- C.8600
- D.12600
- A.120
- B.150
- C.200
- D.250
- A.61.6
- B.70
- C.77
- D.88
- A.无偿性
- B.固定性
- C.收益性
- D.强制性
- A.消费型增值税
- B.收入型增值税
- C.生产型增值税
- D.实耗型增值税
- A.一般存款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5月20日
- B.6月20日
- C.7月30日
- D.8月8日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2
- B.3
- C.5
- D.7
- A.拾月贰拾日
- B.零拾月零贰拾日
- C.壹拾月贰拾日
- D.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 A.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 B.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
- C.对于依法退回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 D.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 A.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 B.县级以上税务部门
- C.县级以上审计部门
- D.县级以上人民银行
- A.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B.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
- C.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必须立即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
- D.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积极为本单位提供和利用
- A.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据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会计资料编制
- B.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 C.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 D.各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在上报有关部门前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签字
- A.拒绝接受,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 B.应予以销毁,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 C.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 D.拒绝接受,并不能让经办人员进行更正、补充
- A.《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 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 A.1994年1月1日
- B.1993年10月31日
- C.1999年10月31日
- D.2000年7月1日
-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B.财政部
- C.中国证监会
-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 A.经济组织
- B.国家机关
- C.个人
- D.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
- A.社会团体机关
- B.经济管理机关
- C.民事管理机构
- D.内部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