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张军的行为违背了廉洁自律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B.张军的行为违背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C.张军的行为违背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D.张军的行为违背了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B.严格划分公私界线,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 C.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 D.自觉抑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
- A.张某的行为体现了参与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 B.张某的行为体现了客观公正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 C.张某的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 D.张某的行为体现了强化服务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 A.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我约束
- B.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 C.新闻媒体对会计工作的舆论监督
- D.财政部门依法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 A.营业场所
- B.住所
- C.签发地
- D.出票地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我约束
- B.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 C.新闻媒体对会计工作的舆论监督
- D.财政部门依法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 A.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 B.遵纪守法,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 C.重视会计职业声望
- D.保持会计人员从业的独立性
- A.致性
- B.可比性
- C.使用性
- D.完整性
- A.金额错误的,只能由出具单位重开
- B.更正处应加盖出具单位的印章
- C.不得直接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 D.非金额错误的,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
- A.城市信用合作社
- B.银行
- C.保险公司
- D.大型股份公司
- A.实物计征
- B.货币计征
- C.从价计征
- D.从量计征
- A.中央税
- B.地方税
- C.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 D.所得税
- A.城市信用合作社
- B.个人
- C.单位
- D.个体工商户
-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B.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
- C.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 A.中央预算
- B.地方预算
- C.总预算
- D.部门单位预算
- A.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B.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办法》
- C.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D.中国会计学会制定的《中国会计学会章程》
- A.提高技能
- B.强化服务
- C.参与管理
- D.奉献社会
- A.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 B.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 C.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 D.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 A.审计独立性不同
- B.审计方式不同
- C.审计对象不同
- D.审计的职责和作用不同
- A.会计档案形成时
- B.会计档案装订时
- C.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
- D.会计档案经审计后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单位负责人
- C.总会计师
- D.主管会计人员
- A.固定资产卡片
- B.原始凭证
- C.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 D.信贷计划
- A.人事部
- B.财政部
- C.省级财政部门
- D.省级人事部门
- A.经办人签字
- B.领导认可
- C.金额无误
- D.经过审核
- A.单位负责人负责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与实施
- B.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具体实施者
- C.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监督实施情况承担责任
- D.会计内部监督就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监督单位负责人
- A.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 B.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 C.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一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
- D.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也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 A.15日
- B.90日
- C.20日
- D.60日
- A.强化服务
- B.诚实守信
- C.参与管理
- D.提高技能
- A.客户名称
- B.商品名称
- C.工商登记号
- D.联次及用途
- A.王某的行为违背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B.王某的行为违背了爱岗敬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C.王某的行为符合参与管理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D.王某的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无关
- A.2007年5月20日
- B.2007年5月18日
- C.2007年4月20日
- D.2007年4月18日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税务登记
- C.注销税务登记
- D.注销后办理开业登记
- A.10天
- B.15天
- C.30天
- D.60天
- A.解讫通知
- B.进账单
- C.个人身份证
- D.支款凭证
- A.30
- B.20
- C.50
- D.10
- A. 9000
- B.1000
- C.10000
- D.4000
- A.2008年3月22日
- B.2008年5月12日
- C.2008年4月12日
- D.2008年9月22日
- A.自然人可根据需要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也可以在已开立的储蓄账户中选择并向开户银行中请确认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 B.邮政储蓄机构办理银行卡业务开立的账户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 C.储蓄账户可以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也可以办理转账结算
- D.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仅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支取
- A.具有活期储蓄功能
- B.具有普通转账结算功能
- C.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的功能。
- D.个人储蓄账户也可以办理转账结算
- A.贰零零叁年拾月拾玖日
- B.贰零零叁年壹拾月壹拾玖日
- C.贰零零叁年零壹拾月拾玖日
- D.贰零零叁年零壹拾月壹拾玖日
- A.票据的出票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 B.中文大写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
- 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
- D.将出票日期2月12日写成零贰月壹拾贰日
- A.绝对记载事项
- B.相对记载事项
- C.非法定记载事项
- D.任意记载事项
-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B.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I七
- C.每年6月1日起至次年5月31日止
- D.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 A.营业场所
- B.住所
- C.经常居住地
- D.出票地
- A.财政部
- B.国务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A.出票人
- B.持票人
- c.背书人
- D.被背书人
- A.提示付款日的下一个营业日
- B.提示付款后的3日内
- C.提示付款当日
- D.提示付款后的7日内
- A.700元
- B.588元
- C.560元
- D.1000元
- A.企业申报的亏损
- B.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
- C.企业财务报表的账面金额
- D.企业自己核定的亏损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