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恢复其名誉
- B.恢复其原有职务
- C.赔偿精神损失
- D.恢复其级别
- A.3年以下有期徒刑
- B.5年以下有期徒刑
- C.拘役
- D.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A.通报
- B.罚款
- C.行政处分
-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降级
- B.撤职
- C.解聘
- D.开除
- A.张某已办理交接手续,且接替者刘某在交接时并没有发现,故此理由可以理解
- B.张某应该对工作期间的资料存在的问题承担法律责任
- C.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 D.会计资料移交后,发现的一切问题由接管人员负责
- A.可以处3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可以处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可以处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可以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A.由于搬迁,所以该公司销毁会计档案的行为是合法的
- B.该公司销毁会计档案的行为是违法的
- C.会计档案只要保管期满就可以销毁
- D.该公司应该把尚在使用的一台机器的原始凭证单独抽出立卷
- A.该公司签发的是空头支票,是违法行为
- B.出纳员并不知道公司银行存款余额小于25万元,所以此行为不违法,重新开一张就可以
- C.银行予以退票,有权对其处以支票金额5%的赔偿金
- D.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支付支票金额5%的赔偿金
- A.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 B.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单位会计人员签字并盖章
- C.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总会计师签字并盖章
- D.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
- A.违反了爱岗敬业的要求
- B.违反了诚实守信的要求
- C.违反了坚持准则的要求
- D.违反了提高技能的要求
- A.该公司的处理方法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 B.该公司的处理方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 C.发票上金额有错误,应当由出具单位重新开具,不能更改
- D.发票上金额有错误,在更改处有出具单位的相关印章即可
- A.1万元
- B.2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万元以下
- A.退回原出具单位,并由原出具单位重新开具发票
- B.退回原出具单位,应由原出具单位划线更正并加盖公章
- C.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要求原出具单位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 D.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 A.会计外部监督制度的规定
- B.会计岗位责任制度的规定
- C.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的规定
- D.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规定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接受凭证者的单位印章
- B.接受凭证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签名
- C.接受凭证的单位全称
- D.经办人员签名
- A.名誉
- B.职称
- C.级别
- D.原有职务
- A.考核评价方式
- B.专项调查方式
- C.建立持证人员诚信档案
- D.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A.《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会计法》
- A.单位负责人
- B.内部审计人员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总会计师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 B.中文大写金额数字的“角”“分”之后不写“整”(或“正”)字
- 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应填写人民币符号
- D.票据出票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 A.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
- B.会计部门及其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设置
- C.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
- D.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
-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B.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 C.偷税数额的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 D.并处100万元以上的罚金
- A.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 B.应当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
- C.应当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 D.应当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的问题不断完善
- A.能担负一个方面或某个重要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 B.取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具备履行助理会计师职责的能力
- C.大学本科毕业,在财务会计工作岗位见习半年期满
- D.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并担任会计员职务4年以上
- A.客观公正
- B.诚实守信
- C.坚持准则
- D.强化服务
- A.会计职业道德可以代替会计法律制度
- B.会计法律制度可以代替会计职业道德
- C.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并行不悖
- D.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相互排斥
- A.在微处、小处自律
- B.积小善成大德
- C.从小事着手,日积月累
- D.自我反思,自我解剖
- A.职业品德教育
- B.职业义务教育
- C.职业荣誉教育
- D.职业节操教育
- A.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说明
- B.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 C.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D.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实事求是
- B.坚持准则
- C.提高技能
- D.依法办事
- A.1
- B.3
- C.5
- D.10
- A.2
- B.5
- C.10
- D.15
- A.其他会计人员
- B.总会计师
- C.单位负责人
- D.主管财务的负责人
- A.记账人员
- B.稽核人员
- C.会计主管
- D.单位负责人
- A.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
- B.填制记账凭证
- C.建立账册
-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A.最后1周
- B.最后3天
- C.最后2天
- D.最后1天
- A.相关性原则
- B.明晰性原则
- C.谨慎性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A.《储蓄管理条例》
- B.《票据法》
- C.《支付结算办法》
- D.《保险法》
- A.会计报表
- B.会计报表附注
- C.财务报告分析
- D.财务情况说明书
- A.会计部门规章
- B.会计行政法规
- C.会计规范性文件
- D.地方性会计法规
- A.4名
- B.5名
- C.6名
- D.7名
- A.纳税申报
- B.税务登记
- C.税务稽查
- D.税款征收
- A.15
- B.20
- C.30
- D.45
- A.期初余额
- B.发生额
- C.余额
- D.增加额
- A.财政部门
- B.主管部门
- C.审计部门
- D.新闻舆论
- A. 1000
- B.2000
- C.3000
- D.4000
- A.劳动分工
- B.社会分工
- C.职业分工
- D.专业分工
- A.5
- B.7
- C.10
-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