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办理人民币业务
- B.办理资金收衬结算业务.
- C.是活期存款账户
- D.是定期存款账户
- A.商品房销售发票
- B.商业批发统一发票
- C.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
- D.如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 A.定期定额征收
- B.代扣代缴
- C.代收代缴
- D.委托代征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注销登记
- D.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 A.真塞可靠
- B.如实反映
- C.实事求是
- D.不偏不倚
- A.商业零售统一发票
- B.商业批发统一发票
- C.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
- D.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 A.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支票
- B.支票适用于异地、同城或统一票据交换区域
- C.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不能背书转让
- D.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天
- A.未记载付款地的支票
- B.没有记载金额的支票
- C.空头支票
- D.与预留签章不符的支票
- A.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 B.个体工商户
- C.国家机关
- D.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 A.通报批评
- B.罚款
- C.取消其会员资格
- D.支付费用
- A.非法人企业
- B.民办非企业组织
- C.个人工商户
-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
- A.会计人员的信誉将会受到损害
- B.单位的经济利益将遭受损失
- C.会计行业声誉将受到损害
- D.会计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 A.单位内部监督
- B.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
- C.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
- D.舆论监督
- A.查账征收
- B.税收保全
- C.代扣代缴
- D.委托代征
- A.隐匿会计账簿的行为
- B.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 C.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 D.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
- A.现金支票
- B.转账支票
- C.普通支票
- D.划线支票
- A.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 B.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C.保守商业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 D.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 A.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损失灭失的
- B.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
- C.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 D.隐匿或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
- A.财政部门
- B.会计职业团体
- C.企事业单位
- D.会计学术团体
- A.两者有着共同目标
- B.两者承担着共同的职责
- C.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 D.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引
- A.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 B.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核定
- C.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核算核定
- D.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核定
- A.会计职业技能教育
- B.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 C.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 D.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 A.出票日期
- B.付款日期
- C.出票地
- D.金额
- A.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 B.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 C.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 D.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
- A.小规模纳税人
- B.一般纳税人熊开具专用发票的
- C.营业税纳税人
- D.一般纳税人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
- A.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 B.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
- C.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
- D.使用电子计算机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 A.更新改造资金
- B.商品收购款
- C.期货交易保证金
- D.财政预算外资金
- A.代理申请工商登记
- B.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 C.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 D.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 A.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本单位负责人监交
- B.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委托他人代办移交的,委托人不应承担相应责任
- C.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也应当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 D.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晋升为本单位总会计师的,因仍主管会计工作,可不办理交接手续
- A.会计职业道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B.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上一样
- C.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全部内容归纳起来就是廉洁自律与强化服务
- D.会计职业道德不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
- A.成本
- B.费用
- C.支出
- D.亏损
- A.银行汇票
- B.商业汇票
- C.支票
- D.银行本票
-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D.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代收代缴
- B.代扣代缴
- C.委托代征
- D.自报核缴
- A.会计师,3年
- B.助理会计师,2年
- C.会计师,2年
- D.助理会计师,3年
- A.签名
- B.盖章
- C.签名或盖章
- D.签名并盖章
- A.一般存款帐户
- B.基本存款帐户
- C.专用存款帐户
- D.临时存款帐户
- A.拾月叁拾日
- B.零拾月叁拾曰
- C.壹拾月叁拾日
- D.零壹拾月零叁拾日
- A.六个月
- B.一年
- C.两年
- D.三年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企业财政报告条例》
- A.30
- B.15
- C.45
- D.60
- A.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的
- B.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 C.单位法定代表有被撤销
- D.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
- A.主管一个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不少于3年
- B.主管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不少于2年
- C.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 D.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
- A.10日
- B.20日
- C.2个月
- D.3个月
- A.2
- B.5
- C.10
- D.15
- A.1000
- B.2000
- C.3000
- D.5000
- A.坚持准则
- B.客观公正
- C.诚实守信
- D.廉洁自律
- A.2006年9月10日
- B.2006年12月10日
- C.2006年8月10日
- D.2006年10月10日
- A.空头支票
- B.远期支票
- C.伪造支票
- D.变造支票
- A.24
- B.20
- C.18
- D.12
- A.出票人签章
- B.出票日期
- C.付款人名称
- D.付款地
- A.诚实守信
- B.坚持准则
- C.客观公正
- D.廉洁自律
- A.税务登记证
- B.主管税务机关批文
- C.发票领购簿
- D.单位介绍信
- A.从事销售货物的纳税人
- B.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纳税人
- C.一般纳税人
- D.小规模纳税人
- A.金额
- B.出票或者签发日期
- C.收款人名称
- D.用途
- A.撑腰
- B.保密
- C.记功
- D.发奖
- A.1995年3月
- B.1995年5月
- C.1995年6月
- D.1998年12月
- A.恢复办理复业登记
- B.恢复生产经营后15日之内
- C.恢复生产经营后10日之内
- D.恢复生产经营之前
- A.出纳
- B.档案管理
- C.仓库保管员
- D.财产物资核算岗位
- A.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
- B.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30日内
- C.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60日内
- D.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90日内
- A.由出具单位重
- 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加盖接收单位印章
- C.由接收单位更正并加盖接收单位印章
- D.由经办人更正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 A.没权拒绝办理
- B.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
- C.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
- D.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 A.2006年5月20日
- B.2006年5月18日
- C.2006年4月20日
- D.2006年4月18日
- A.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至下一年的此日
- B.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C.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至下一年的此日
- D.申报税务登记之日起至下一年的此日
- A.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
- B.《会计法》等法律、法规
- C.单位内部工作纪律
- D.会计行业组织有关规定
- A.纳税义务
- B.代扣代缴税款义务
- C.代征税款义务
- D.代收代缴税款义务
- A.不得转借发票
- B.不得转让发票
- C.不得代开发票
- D.可以自行决定拆本使用发票
- A.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A.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行为
- B.票据遗失向银行挂失止付的行为
- C.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并签章的行为
- D.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 A.现金收付
- B.现金日记账的登记
- C.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
- D.收入、费用明细账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