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重办托收理由书"
- B.购销合同
- C.退回的原托收凭证及交易单证
- D.有关证据
- 正确
- 错误
- A.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可以背书转让
- B.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以不超过出票金额的实际结算金额为准
- C.未填写实际结算金额的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 D.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 A.对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会计人员给予奖励、褒扬
- B.对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会计人员给予惩处、贬抑
- C.对违法的会计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 D.对违法的会计人员给予刑事处罚
- A.会计人员因病临时离职也应当办理交接手续
- B.临时交接手续可以参照正常的会计工作交接,进行适当简化
- C.只要按正常手续办结并移交了会计资料,会计人员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 D.会计人员临时离职回来后,也应当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制裁
- C.行政处分
- D.行政处理
- E.行政裁决
- A.因贪污、挪用公款,构成犯罪而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员
- B.因参与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
- C.持证人用假学历骗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不满一年的人员
- D.因持证人没有参加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年检,而使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行失效3年的人员
- A.初级会计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20小时
- B.初级会计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24小时
- C.中、高级会计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20小时
- D.中、高级会计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24小时
- A.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B.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 C.人民政府税务部门
- D.人民政府审计部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 B.《支付结算办法》
- C.《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
- D.《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
- A.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 B.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
- C.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 D.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楚、不错不漏、不潦草、防止涂改
- A.商业汇票
- B.注册“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
- C.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 D.现金支票
- A.营业场所
- B.住所
- C.经常居住地
- D.财产所在地
- A.银行汇票
- B.解讫通知
- C.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证明
- D.销货退回的证明
- A.具备一定格式
- B.用以记载各项经济业务
- C.编制会计报表的唯一依据
- D.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 A.做老实人
- B.安心本职岗位
- C.说老实话
- D.执业谨慎
- A.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 B.企业合并、分立
- C.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 D.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 A.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其他会计资料
- B.用涂改的手段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薄的真实内容
- C.用挖补的手段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薄的真实内容
- D.歪曲事实真相、篡改事实的行为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托收承付
- D.委托收款
- A.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 B.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 D.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有会计从业资格
- A.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 B.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账簿的
- C.纳税人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 D.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单位内部审计人员
- A.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 B.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
- C.出票人不得签发无对价的商业汇票
- D.汇票未按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付款请求权
- A.爱岗敬业
- B.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 C.客观公正
- D.保守秘密
- A.财政部门
- B.会计职业团体
- C.企事业单位
- D.会计学术团体
- A.60日
- B.30日
- C.6个月
- D.90日内
- A.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 B.当事人主动消除或减轻后果的
- C.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 D.当事人是受到他人胁迫而有违法行为的
- A.申报纳税
- B.登记会计账簿
- 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D.出具审计报告
- A.只限本人使用
- B.可以转借他人
- C.不得损毁、涂改
- D.不得伪造或者买卖
- A.使用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
- B.按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
- C.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真实
- D.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规范
- A.国有企业
- B.国家机关
- C.有限责任公司
- D.股份有限公司
- A.所在单位
- B.上级单位
- C.行政监察部门
-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转入基本存款账户
- B.转入一般存款账户
- C.转入临时存款账户
- D.支取现金
- A.3000 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 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D.2000 元以上5 万元以下的罚款
- A.道德惩罚可以替代法律惩罚
- B.法律惩罚可以替代道德惩罚
- C.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并行不悖
- D.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相互排斥
- A.实质重于形式
- B.权责发生制
- C.配比
- D.谨慎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A.慎独
- B.慎欲
- C.慎微
- D.慎省
- A.国务院
- B.中央军委
- C.国务院财政部门
- D.国家审计部门
- A.背书继承
- B.背书承继
- C.背书连续
- D.背书续原
- A.取得的原始凭证
- B.编制的记账凭证
- C.经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
- D.自制的原始凭证
- A.3千以上5万以下
- B.3万以上30万以下
- C.5千以上10万以下
- D.30万以上60万以下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
- D.审计部门
- A.2年
- B.3年
- C.5年
- D.10年
- A.人民币
- B.人民币和美元
- C.欧元
- D.美元
- A.变造会计资料行为
- B.瞒报会计资料行为
- C.虚报会计资料行为
- D.伪造会计资料行为
- A.2007年
- B.2010年
- C.2016年
- D.2009年
- A.红字更正法
- B.划线更正法
- C.补充更正法
- D.划线更正法或红字更正法
- A.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国外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
- B.民族自治地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
- C.少数民族多的地区,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
- D.少数民族多的地区,境内的外商投资企、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
- A.单位
- B.个人
- C.单位和个人购销款项
- D.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
- A.10
- B.20
- C.30
- D.60
- A.人事部
- B.财政部
- C.省级财政部门
- D.省级人事部门
- A.注册会计师
- B.高级会计师
- C.会计师
- D.会计员
- A.国务院
- B.国务院财政部门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A.单位负责人
- B.财会部门负责人
- C.出纳
- D.内部审计人员
- A.68小时
- B.24小时
- C.48小时
- D.20小时
- A.全国人大
- B.国务院财政部门
- C.国家税务总局
- D.省级以上财政部门
- A.生产力
- B.善与恶
- C.客观公正
- D.诚实与虚伪
- A.诚信为本
- B.操守为重
- C.坚持准则
- D.不做假账
- A.销货人
- B.购货人
- C.开户单位
- D.出票银行
- A.审计人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总会计师
- D.单位法定代表人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 B.中文大写数字写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应写"整"字
- C.中文大写数字金额前应标明"人民币"
- D.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
- A.办理人民币业务
- B.办理资金收付结算业务
- C.是活期存款账户
- D.是定期存款账户
- A.销货人
- B.购货人
- C.开户单位
- D.出票银行
- A.l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财政机关的监督
- B.税务机关的监督
- C.会计人员对于违法收支不予受理
- D.审计机关的监督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A.爱岗敬业
- B.客观公正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 A.立即销毁
- B.一个月后销毁
- C.一年后销毁
- D.保管至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 A.货物发出的当天
- B.收到全部货款的当天
- C.销售货物合同签订的当天
- D.销售货物合同约定的当天
- A.解讫通知
- B.进账单
- C.个人身份证
- D.支款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