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审核原始凭证
- B.填制记账凭证
- C.登记会计账簿
-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 B.会计主管与单位其他会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 C.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职称培训
- D.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出纳
- C.资本、基金核算
- D.会计机构外会计档案管理
- A.移交人
- B.监管人
- C.接管人
- D.审计人员
- A.予以通报
- B.处以罚款
- C.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行政处分
-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企业会计制度
- B.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C.小企业会计制度
- D.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 A.职业技能
- B.职业权利
- C.职业责任
- D.职业义务
- A.单位负责人
- B.出纳
- C.稽核
- D.总账登记
- A.专业胜任能力
- B.职业道德水准
- C.学位
- D.学历
- A.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 B.具备专业技术资格条件
- C.具备从事会计工作四年以上经历
- D.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
- A.付款人的营业场所
- B.付款人的住所
- C.持票人的营业场所
- D.持票人的住所
- A.会计核算
- B.会计监督
- C.会计机构
- D.会计人员
- A.金额
- B.出票或签发日期
- C.收款人名称
- D.付款人名称
- A.注册会计师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 B.注册会计师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鉴证
- C.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律制度规定的行为
- D.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会计行为监督
- A.大中型企业
- B.事业单位
- C.行政部门
- D.业务主管部门
- A.对总会计师职权监督
- B.对原始凭证监督
- C.对财产物资的监督
- D.对财务收支的监督
- A.处3年以下有期徒劳或者拘役
- B.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其徒刑
- C.并处偷税数额的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 D.并处20万以上的罚金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企业会计制度》
-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A.纸币
- B.银行存款
- C.信用证存款
- D.金属辅币
- A.责令限期改正
- B.处以罚款
- C.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行政处分
- D.构成犯罪的会计人员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单位公章
- B.出票银行公章
- C.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使用的该银行汇票专用章
- D.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 A.填明"现金"字样
- B.未填写实际结算金额
- C.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
- D.代理付款人
- A.单位名称
- B.交接日期
- C.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
- D.移交清册页数
- A.背书权
- B.付款请求权
- C.追索权
- D.承兑权
- A.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超过l000元
- B.用本单位银行账号为他人支付现金
- C.用现金收入进行现金支出
- D.将本单位的现金借给其他单位临时支用
- A.明确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 B.明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权限
- C.明确对单位会计机构的管理内容
- D.明确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职责
- A.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
- B.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但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化的,税务机关要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 C.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等
- D.《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实行一地一证原则
- A.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 B.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 C.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 D.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 A.单位内部监督
- B.政府监督
- C.社会监督
- D.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
- A.妻子
- B.儿女
- C.兄弟
- D.伯父
- A. 900
- B.650
- C. 1000
- D.540
- A.财务报表
- B.纳税申报表
- C.税务登记表
- D.完税凭证
- A.诚实守信
- B.提高技能
- C.服务群众
- D.奉献社会
- A.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
- B.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15日内
- C.自收到之日起30日内
- D.自纳税人填报之日起30日内
- A.一个月
- B.三个月
- C. 10日
- D.30
- A.日息万分之五
- B.月息万分之五
- C.日息万分之三
- D.月息万分之三
- A.是否存在私设账薄、账外设账的情况
- B.是否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 C.国有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经财政部门审查批复
- D.是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
- A.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的会计资料
- B.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的会计资料
- C.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 D.会计资料的不真实或不完整
- A.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 B.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
- C. 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
- A.60
- B.10
- C.30
- D.90
- A.应当退回予以更正
- B.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
- C.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
- D.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A.相互联系的
- B.相互排斥的
- C.相互制约的
- D.完全等同的
- A.所在地
- B.主管地
- C.营业地
- D.注册地
- A.全国从大常务委员会
- B.中国会计学会
- C.国务院财政部门
-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A.单位营业收入
- B.会计人员数量
- C.会计业务
- D.单位的规模
- A.某商场为了促销,向其客户提供了与事实不符的发票
- B.某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未披露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的事实
- C.某乡财政所对一会计人员作出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
- D.某省级财政部门对本省一单位依法设账情况进行检查
- A.国家机关
- B.中国人民银行
- C.国务院财政部门
- D.国家税务部门
- A.会计从业资格
- B.会计初级资格
- C.会计中级资格
- D.会计高级资格
- A.财政部门
- B.会计行业组织
- C.国家执法机关
- D.金融机构
- A.月份
- B.季度
- C.半年度
- D.年度
- A.商品交易取得的款项
- B.因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C.因寄销商品而发生的款项
- D.因运送商品而发生的款项
- A.已发生、且引起资金运动
- B.将要发生、且引起资金运动
- C.所有已发生
- D.已发生,且不引起资金运动
- 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 C.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 D.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A.自动注销税务登记
- B.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
- C.自动延长停业登记
- D.纳税人已自动接受罚款处理
- A.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征收应缴的税费
- B.税务机关应责令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 C.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 D.税务机关在其办理工商登记后进行税款的征收
- A.会计事项的经办人员和审批人员可以由一人兼任
- B.记账人员和经济业务的审批人员可以由一人兼任 ,
- C.记账人员和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明确,并相互分离
- D.记账人员和经济业务的经办人员可以由一人兼任
- A.强制性
- B.实践性
- C.合法性
- D.不变性
- A.未按规定缴销发票
- B.损毁发票
- C.丢失发票登记簿
- D.隐瞒真实情况
- A.贴现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 B.通过贴现,持票人将得到低于票据到期值的现金
- C.除票据的初次贴现外,还有转贴现和再贴现
- D.再贴现是贴现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他银行转让的行为
- A.出票日期
- B.收款人名称
- C.用途
- D.票据金额
- A.取得的原始凭证
- B.编制的记账凭证
- C.经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
- D.自制的原始凭证
- A.参与管理
- B.廉洁自律
- C.提高技能
- D.强化服务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税务登记
- C.注销税务登记
- D.注销后办理开业登记
- A.注明用途
- B.加盖填制单位公章
- C.注明填制的年度
- D.有填制人的签名
- A.10万元
- B.5万元
- C.l00万元
- D.50万元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B.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D.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
- B.《会计法》等法律、法规
- C.单位内部工作纪律
- D.会计行业组织有关规定
- A.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申请人和收款人都必须是个人
- B.出票银行收妥款项后签发银行汇票,并用压数机压印出票金额,只需将银行汇票联交给申请人
- C.银行汇票应在出票金额内按实际结算金额办理结算
- D.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不得更改,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银行汇票无效
- A.20
- B.30
- C.50
- 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