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内部审计人员
- A.填制开户申请书
- B.提供有关证明文件
- C.送交盖有存款人印章的印鉴卡片
- D.报经银行审核同意
- A.《会计法》
-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C.《总会计师条例》
-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A.银行本票
- B.银行汇票
- C.商业汇票
- D.支票
- A.警告
- B.记大过
- C.处罚
- D.没收违法所的
- E.没收非法财物
- A.纸币
- B.银行存款
- C.信用证存款
- D.金属辅币
- A.严格审查拟聘用会计人员的职业记录和诚信档案
- B.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C.定期组织会计职业道德培训
- D.检查会计职业道德遵循情况
- A.国家有关文件
- B.立项文件
- C.借款合同或借据
- D.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同意其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开户的证明
- A.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洛动和业务流程
- B.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 C.代替领导决策
- D.积极参与管理
- A.《中国人民银行法》
- B.《商业银行法》
- C.《储蓄管理条例》
- D.《保险法》
- A.单位负责人应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B.单位负责人应直接从事会计工作
- C.单位负责人有责任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
- D.单位负责人应以身作则,带头执法
- A.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
- B.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紧迫感
- C.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开拓进取
- D.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 A.债权
- B.债务
- C.收入
- D.费用
- E.基金
- A.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 B.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 C.年龄在60岁以下
- D. 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 A.从事货物批发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 B.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 C.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事业单位
- D.公民个人
- E.对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商业企业
- A.银行本票可用于转账
- B.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代理付款人不予受理
- C.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 D.银行本票丧失,失票人可凭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或退款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企业会计制度》
-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A.总会计师条例
- B.企业会计制度
- C.企业会计准则
- 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 A.警告
- B.罚款
- C.拘役
- D.吊销会计资格证书
- A.对单位处以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 B.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 A.参与管理是强化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
- B.强化服务有利于参与管理
- C.不参与管理,也完全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 D.不强化服务,就难以保持参与管理的热情和动力
- 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 B.廉洁自律、客观公正
- C.坚持准则、提高技能
- D.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 A.职工工资奖金
- B.差旅费
- C.采购材料的运费
- D.采购农副产品的货款
- A.银行汇票
- B.解讫通知
- C.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证明
- D.销货退回的证明
- A.总会计师
- B.高级会计师
- C.会计师
- D.助理会计师
- E.会计员
- A.票据
- B.汇兑
- C.委托收款
- D.托收承付
- A.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B.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 C.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
- D.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
- A.促使会计职业健康发展
- B.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 C.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 D.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 A.中央银行对各类金融机构实施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 B.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 C.金融经营关系
- D.中央银行对各类金融活动实施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 A.帐实相符
- B.帐表相符
- C.表表相符
- D.帐帐相符
- A.诚实守信
- B.提高技能
- C.服务团群从
- D.奉献社会
- A.3
- B.2
- C.1
- D.5
- A.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的会计资料
- B.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的会计资料
- C.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 D.会计资料的不真实或不完整
- A.文明服务
- B.客观公正
- C.诚实守信
- D.坚持准则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没有写“整”字
- B.票据的出票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 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填写了人民币符号
- D.“l月15日”出票的票据,票据的出票日期填写为“零壹月壹拾伍日”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企业会计制度》
-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A.15
- B.9
- C.10
- D.6
- A.对账单
- B.购货发票
- C.经济合同
- D.请购单
- A.退回要求更正
- B.退回要求补充
- C.单独保管不入账
- D.不予接受
- A.社会责任
- B.行政责任
- C.道德责任
- D.法律责任
- A.审计人员
- B.单位负责人
- C.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 D.会计师机构负责人
- A.会计人员
- B.单位负责人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
- A.有期徒刑
- B.罚金
- C.剥夺政治权利
- D.没收财产
- A.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 B.单位的经济活动
- C.会计行为
- D.单位负责人
- A.1
- B.3
- C.5
- D.7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积极义务的执行
- B.禁令的遵守
- C.权利的享用
- D.仲裁
- A.2日
- B.3日
- C.5日
- D.10日
- A.客观性原则
- B.相关性原则
- C.配比原则
- D.谨慎原则
- A.高级会计师
- B.会计师
- C.助理会计师
- D.会计员
- A.我国境内所有的公司、企业的会计记录文字都必须使用中文
- B.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只以本民族的文字作为会计记录文字
- C.我国境内的外国经济组织的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 D.使用中文是强制性的,使用其他通用文字是备选的
- A.2日
- B.7日
- C.10日
- D.15日
- A.审计部门有权对各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
- B.税务部门有权对纳税人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
- C.保险监管部门有权对各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
- D.证券监管部门有权对所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
- A.转账
- B.现金
- C.普通
- D.特殊
- A.车票
- B.支票
- C.汇票
- D.发票
- A.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B.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C.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注册验资的账户
- D.单位银行卡账户
- A.单位营业收入
- B.会计人员数量
- C.会计业务
- D.单位的规模
- A.单位
- B.个人
- C.单位和个人购销款项
- D.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
- A.5
- B.10
- C.3
- D.7
- A.领料单
- B.月报表
- C.银行对帐单
- D.财务计划书
- A.出票人
- B.银行
- C.付款人
- D.收款人
- A.汇票到期日前
- B.1个月内
- C.3个月内
- D.2个月内
- A.每年不少于20小时
- B.每年不少于24小时
- C.每年不少于48小时
- D.每年不少于72小时
- A.出票人
- B.承兑人
- C.保证人
- D.背书人
- A.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B.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具有中专以上会计专业学历
- D.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 A.各级人民政府
- B.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A.固定资产卡片
- B.备查账簿
- C.银行余额调节表
- D.会计岗位责任制度
- A.货物发出的当天
- B.收到全部货款的当天
- C.销售货物合同签订的当天
- D.销售货物合同约定的当天
- A.群众监督
- B.社会监督
- C.单位内部监督
- D.政府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