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 B.未经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
- C.不得扩大专业发票的使用范围
- D.禁止倒买、倒卖发票
- A.库存材料
- B.货币
- C.支票
- D.会计行为
- A.不当的会计处理
- B.提供不实的会计报表
- C.不符法律、行政法规
- D.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A.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
- B.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有关章程
- C.合同协议书
- D.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 A.收付双方使用托收承付结算必须签有购销合同
- B.购销合同上必须注明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C.付款人累计3次提出无理拒付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 D.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发货托收累计2次收不回货款的,收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收款人向该付款人办理托收。
- A.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
- B.更改过金额
- C.金额大、小写不一致
- D.使用外国文字
- A.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 B.会计基础
- C.初级会计电算化(珠算五级)
- D.初级会计实务
- A.检查、验证会计账薄记录的正确性
- B.发现财产物资和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C.有利于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 D.有利于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 A.夫妻关系
- B.直系亲属关系
-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 D.近姻亲关系
- A.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
- B.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盖章
- C.个人在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个人本名的签名或盖章
- D.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生效的重要条件,也是票据行为表现形式中必须记载的事项
- A.财政部门的组织与推动
- B.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
- C.单位的会计职业建设
- D.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 B.会计人员向计算机专家学习会计电算化操作方法
- C.会计主管与其他单位财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 D.总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财务分析和政策水平
- A.爱岗敬业
- B.坚持准则
- C.参与管理
- D.强化服务
- A.在会计学历教育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 B.在会计继续教育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 C.利用国家强制力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 D.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修养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出纳
- C.资本、基金核算
- D.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 A.单位卡可用于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款项的结算
- B.单位可用于10万元以上的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
- C.单位卡可支取现金
- D.单位卡需要续存现金的,一律从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
- A.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 B.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
- C.对会计资料进行外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 D.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 A.金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 B.金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 C.普通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 D.普通卡透支额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 A.函授
- B.录像
- C.面授
- D.网络
- E.咨询
- A.债权债务明细账
- B.财产物资明细账
- C.现金日记账
- D.待摊费用明细账
- E.银行存款日记账
- A.原始凭证名称
- B.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 C.填制原始凭证单位的地址
- D.经济业务事项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 A.原始凭证名称
- B.经济业务事项名称
- C.经济业务事项的数量
- D.单价和金额
- A.做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 B.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 C.贪污
- D.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
- A.负责制订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
- B.解答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中的重要问题
- C.培养初级会计人员
- D.检查财务收支和预算的执行情况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 B.会计主管与单位其他会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 C.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职称培训
- D.总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精通经济政策
- A.自我解剖法
- B.自重自兴法
- C.自律慎独法
- D.自警自励法
- A.总账报表
- B.档案管理
- C.资金核算
- D.稽查
- A.老王的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B.老王的行为体现了提高技能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C.老王的行为体现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D.老王的行为体现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 A.货币资金
- B.对外投资
- C.工程项目
- D.对外担保
- A.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B.多样性
- C.继承性
- D.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 A.全国的会计工作
- B.国务院各部门的会计工作
- C.财政部门的会计工作
- D.地方各部门会计工作
- A.一年
- B.二年
- C.三年
- D.五年
- A.代扣代缴
- B.查定征收
- C.代收代缴
- D.核定征收
- A.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不同
- B.公司信用基础不同
- C.公司间的控制与支配关系
- D.公司经营业务类型
- A.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者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 B.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者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 C.处八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者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 D.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者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 A.出纳与记账
- B.出纳与现金保管
- C.财物保管与记账
- D.业务经办与财物保管
- A.6个月
- B.30天
- C.3个月
- D.90天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会计主管人员
- D.单位负责人
- A.金融服务
- B.贷款和担保
- C.贷款
- D.担保
- A.自动注销税务登记
- B.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 管理
- C.自动延长停业登记
- D. 纳税人已自动接受罚款处理
- A.纳税人注明日期
- B.寄出地邮政局邮戳日期
- C.税务机关所在地邮局邮戳日期
- D.税务机关实际收到日期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
- D.审计部门
- A.见票后3日内
- B.见票当日
- C.见票后两日内
- D.见票后10日内
- A.会计基础
- B.初级会计电算化
- C.珠算五级
- D.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A.人民银行
- B.税务
- C.审计
- D.财政部门
- A.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
- B.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2年内
- C.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
- D.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4年内
- A.贰零零参年拾月拾玖日
- B.贰零零参年壹拾月壹拾玖日
- C.贰零零参年零拾月拾玖日
- D.贰零零参年零壹拾月壹拾玖日
- A.拾月贰拾日
- B.10月20日
- C.零拾月零贰拾日
- D.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 A.爱岗敬业
- B.办事公道
- C.服务群众
- D.奉献社会
- A.一般会计人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单位负责人
- D.单位内部审计人员
- A.400元
- B.800元
- C.2 000元
- D.2 800元
- A.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B.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
- D.担任会计专业职务
- A.1个月
- B.半年
- C.一个会计结算期
- D.1年
- A.基本存款帐户
- B.一般存款帐户
- C.临时存款帐户
- D.专用存款帐户
- A.偷税罪
- B.骗取出口退税罪
- C.抗税罪
- D.逃避追缴欠税罪
- A.合法性
- B.广泛约束性
- C.科学性
- D.相互制约
- A.由会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 B.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 C.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 D.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签名并盖章
- A.300元
- B.800元
- C.1 000元
- D.1 600元
- A.坚持准则
- B.提高技能
- C.参与管理
- D.廉洁自律
- A.根本法
- B.普通法
- C.实体法
- D.程序法
- A.总会计师岗位
-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岗位
- C.内部审计岗位
- D.会计机构内的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核定应纳税额
- D.注销登记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主管人员
- C.会计师
- D.主办会计
- A.1万元
- B.10万元
- C.5000元
- D.5万元
- A.2
- B.3
- C.5
- D.6
- A.省级
- B.地(市)
- C.县
- D.乡或镇
- A.《中国人民银行法》
- B.《金银管理条例》
- C.《支付结算办法》
- D.《外汇管理条例》
- A.3个月
- B.半年
- C.1年
- D.2年
- A.公民
- B.法人
- C.其他组织
- D.国家公务员
- A.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从事会计工作5年以上
- C.经济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 D.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