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业务  
- B.对委托人示意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应当拒绝  
- C.必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责有解释的责任  
- E.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 
- A.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 B.必须填制或取得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  
- C.对委托方示意其作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应当拒绝。  
- D.对委托方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的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  
- E.代理委托方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 A.经济 
- B.法律 
- C.行政 
- D.自律
- A.单位规模大小 
- B.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繁简 
- C.经营管理的要求 
- D.国家制度
- A.税务登记  
- B.帐簿、凭证管理  
- C.纳税申报  
- D.税务检查 
- A.会计法律 
- B.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 C.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 D.会计行政法规
- A.设置会计账簿是《会计法》规范对象的法定义务 
- B.会计账簿必须依法设置,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 C.禁止设置虚假的会计账簿和多本(套)会计账簿 
- D.不设账或者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造假账,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法律惩处。 
- A.真实性 
- B.完整性 
- C.全面性 
- D.连续性
- A.文化素质 
- B.智力素质 
- C.法定资质 
- D.会计职业的门槛
- A.小规模纳税人  
- B.一般纳税人能开具专用发票的 
- C.营业税纳税人  
- D.一般纳税人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
- A.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交风险预警报告 
- B.参加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 C.分析坏账形成原因,提出加强授信管理、加快货款回收的建议 
- D.分析现金流量状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A.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 B.对委托人示意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应当拒绝  
- C.必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责有解释的责任 
- A.移交人员应对所移交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B.接管人员对所接管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C.接管人员在交接时未发现所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则该问题由接管人员负责;交接时发现的问题由移交人员负责  
- D.接管人员在交接时未发现所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该问题仍应由移交人员负责 
- A.不得伪造会计凭证、账簿  
- B.不得变造会计凭证、账簿  
- C.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 D.不得伪造、变造其他会计资料 
- A.普及会计法基本知识 
- B.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影响 
- C.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D.了解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仅受到良心和道义上的遗责,还会受到行业惩戒和处罚
- A.偷税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  
- B.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 C.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  
- D.偷税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 
- A.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 B.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C.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 D.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制度的规定
- A.稽核 
- B.会计档案保管 
- C.收入、费用账目登记 
- D.债权债务账目登记
- A.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 B.确定的金额  
- C.付款人名称  
- D.付款地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 
- B.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 
- 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改写。 
- D.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银行承担
- A.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 B.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 C.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 D.具备大学本科学历
- A.单位现金库存限额由单位负责人决定  
- B.库存限额一经确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  
- C.库存限额一般是单位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 D.对于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其库存现金限额可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 A.资产负债表
- B.现金流量表  
- C.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 D.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 A.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B.出票金额 
- C.收款人名称 
- D.出票人签章
- A.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支票
- B.支票适用于异地、同城或统一票据交换区域
- C.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不能背书转让
- D.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天
- A.伪造变造帐簿 
- B.在帐簿上多列支出,少列收入 
- C.不依法设置帐簿 
- D.虚假纳税申报
- A.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  
- B.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  
- C.付款人可在承付期内提前向银行表示承付  
- D.托收凭证未注明验货付款,经付款人提出合同证明是验货付款的,银行可按验货付款处理  
- A.参加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组织的培训 
- B.在普通学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学历教育 
- C.和同事讨论会计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 D.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学习 
- A.教育作用 
- B.指导作用 
- C.激励作用 
- D.感染作用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科目汇总表             
- B.会计报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情况说明书 
- A.15日 
- B.30日 
- C.45日 
- D.3个月
- A.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  
- B.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  
- C.票据和结算凭证上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的金额必须一致  
- D.票据和结算凭证上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的金额若不一致,更改后,银行可以受理 
- A.不泄露秘密 
- B.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 C.积极参与管理 
- D.强化服务
- A.财政部  
- B.财政部门 
- C.国务院  
- D.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
- A.收入  
- B.现金收入  
- C.劳务收入  
- D.应税收入 
- A.连带证券   
- B.无因证券   
- C.流通证券   
- D.文义证券
- A.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情节特别严重的人员  
- B.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人员  
- C.贪污、挪用公款的人员  
- D.用假学历等欺骗手段骗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 A.政府业务主管部门   
- B.私营大型企业  
- C.国有大、中型企业 
- D.股份有限公司
- A.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 B.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 C.3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 D.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 A.银行汇票  
- B.商业汇票  
- C.托收承付
- D.支票 
- A.客观性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及时性
- A.贰月拾贰日  
- B.零贰月拾贰日 
- C.零贰月壹拾贰日  
- D.贰月壹拾贰日 
- A.出票人
- B.付款人
- C.保证人
- D.收款人
- A.1000—10000 
- B.2000—20000 
- C.3000—30000 
- D.5000—50000
- A.5日  
- B.3日  
- C.7日  
- D.10日
- A.公务员 
- B.公民 
- C.法人 
- D.其他组织
- A.及时 
- B.随时 
- C.延时 
- D.误时 
- A.三年以下  
- B.五年以下  
- C.两年以下  
- D.十年以下 
- A.12月30日  
- B.12月31日  
- C.次年1月1日  
- D.12月28日 
- A.国务院
- B.国务院财政部门
- C.国内经济贸易委员会
- D.国家税务总局
- A.2000年1月1日  
- B.2000年7月1日  
- C.2001年1月1日  
- D.2001年7月1日 
- A.只能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 B.只能以欧元作为记帐本位币 
- C.可选定人民币或欧元为记帐本位并编制会计报告 
- D.可选定人民币或欧元为记帐本位币
- A.注明用途  
- B.加盖填制单位公章  
- C.注明填制的年度  
- D.有填制人的签名 
- A.职工工资、津贴  
- B.个人劳务报酬  
- C.2000元的零星支出  
- D.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 A.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 B.银行存款  
- C.信用证存款  
- D.外埠存款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财务处处长 
- D.企业分管会计工作的领导
- A.单位法定代表人 
- B.单位的高层领导 
- C.单位的总会计师 
- D.单位的总工程师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债权债务的设立和终止 
- C.资本、基金的增减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D.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 A.警告  
- B.罚款  
- C.开除  
- D.拘留 
- A.派人进行实地检查  
- B.责令限期改正  
- C.暂停其税务登记证件  
- D.注销其税务登记 
- A.扣缴义务人 
- B.外商资企业 
- C.所有纳税人 
- D.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人工商户
- A.总账、明细账、现金账、其他辅助账簿  
- B.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现金账  
- C.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其他辅助账簿  
- D.总账、明细账、现金账、银行存款帐 
- A.经办人更正  
- B.会计人员更正 
- C.原开具单位更正  
- D.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 A.多个企业的经营业务 
- B.某一经营项目 
- C.某个企业的经营业务 
- D.多个经营项目 
- A.智力 
- B.学历 
- C.职务 
- D.修养
- A.不依法设置帐簿的 
- B.帐目混乱难以查证的 
- C.与有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未按独立企业往来核算的 
- D.偷税的
- A.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 B.缴纳所得税 
- C.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 
- D.向股东分配利润
- A.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 B.按照持票人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 C.赔偿支票金额5%的赔偿金 
- D.按照持票人的直接损失进行赔偿
- A.5月5日  
- B.5月6日  
- C.5月7日  
- D.5月13日 
 我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