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注销登记
- D.复业登记
- A.登记类型
- B.核算方式
- C.生产经营地址
- D.税务登记代码
- A.工商营业执照
- B.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 C.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
- D.法定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证
- A.30
- B.60
- C.10
- D.20
- A.开业登记
- B.变更登记
- C.停业、复业登记
- D.注销登记
- A.将扣押的货物交由依法成立的拍卖机构拍卖
- B.若扣押的货物无法拍卖,可以交由当地商业企业代为销售
- C.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 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A.个人及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强制措施的范围之内
- B.税务机关按照拍卖优先的原则确定抵税财物拍卖、变卖的顺序
- C.对于纳税主体而言,其行政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是行政处分
- D.税务行政复议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决定等环节
- A.税收保全
- B.税收强制执行
- C.纳税担保
- D.税务行政处罚
- A.税务所所长
- B.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 C.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D.县检察院检察长
- A.1000
- B.1500
- C.2000
- D.5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
-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委托他人代办移交的,委托人仍应承担相应责任
- C.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 D.会计机构负责人晋升为本单位总会计师的,由于仍然主管会计工作,可以不办理交接手续
- A.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B.赊销商品的款项
- C.寄销商品的款项
- D.代销商品的款项
- A.性质不同
- B.作用范围不同
- C.表现形式不同
- D.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 A.查账征收
- B.强制征收
- C.定期定额征收
- D.委托征收,
- A.企业所得税
- B.个人所得税
- C.土地增值税
- D.车辆购置税
- A.接受捐赠收入
-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 C.国债利息收入
- 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
- A.增值税
- B.个人所得税
- C.营业税
- D.企业所得税.
- A.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 B.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 C.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 D.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其他会计资料及其电子存储介质
- A.预算收入征收部门擅自减征应征的预算收入
- B.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截留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
- C.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单位隐瞒预算收入
- D.本级政府决定本级政府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
- A.公开透明原则
- B.公平竞争原则
- C.公正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A.开业(设立)登记
- B.变更登记、注销登记
- C.停业、复业登记
- D.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 A.财政部门
- B.企事业单位
- C.会计学术团体
- D.会计职业团体
- A.现金日记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三栏式明细账
- D.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A.向消费者个人销售应税项目
- B.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 C.销售免税项目
- D.向一般纳税人销售应税项目
- A.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 B.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 C.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 D.职业道德自我教育
- A.进行会计核算
- B.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 C.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
- D.代理签订购销合同
- A.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 B.非正常损失的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
- C.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 D.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 A.合法性
- B.适应性
- C.规范性
- D.科学性
- A.合法
- B.真实
- C.准确
- D.完整
- A.一般存款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单位信用卡账户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
- C.开户银行
- D.国家政策性银行
- A.5%~20%
- B.5%~55%
- C.5%~45%
- D.5%~35%
- A.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居住满1年的个人
-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 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居住未满1年的个人
- A.领导批准
- B.计划执行
- C.实际发生
- D.合同确认
- A.最高要求
- B.最低要求
- C.一般要求
- D.客观要求
- A.财政局
- B.审计局
- 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D.国家税务局总局、省级税务局
- A.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和扣减货物的收购价格的余额
- B.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同旧货物的收购价格之和
- C.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
- D.旧货物的市场价格
- A.500
- B.1000
- C.2500
- D.10000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A.有形资产
- B.无形资产
- C.不动产
- D.有形动产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税率
- B.税目
- C.征税对象
- D.纳税人
- A.9
- B.11
- C.13
- D.14
- A.国家机关
- B.企业法人
- C.公民
- D.国家工作人员
- A.商业汇票
- B.银行本票
- C.汇兑
- D.支票
- A.电力公司
- B.物业管理中心
- C.搬场公司
- D.房地产公司
- A.952
- B.1190
- C.510
- D.1360
- A.2
- B.3
- C.5
- D.10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财政部门
- D.国务院审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