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观念教育
- B、规范教育
- C、警示教育
- D、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
- A、《企业会计制度》
- B、《注册会计制度》
- C、《独立审计准则》
- D、《企业会计准则》
- A、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 B、税收优先于企业弥补亏损
- C、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执行
- D、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 A、商品房销售发票
- B、电信企业的邮票收据
- C、保险公司的保险凭证
- D、交通运输企业的客票
- A、空头支票
- B、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的支票
- C、未使用碳素墨水或墨汁填写的支票
- D、使用支付密码地区,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
- A、税务登记
- B、税务检查
- C、发票管理
- D、纳税申报
- A、挂失止付
- B、申请仲裁
- C、公示催告
- D、普通诉讼
- A、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 B、付款请求权是第一顺序权利,又称主票据权利
- C、行使追索权的当事人只能是最后的背书人
- D、行使付款请求权的应当是票据上记载的收款人
- A、财政预算资金
- B、粮、棉、油收购资金
- C、社会保障基金
- D、注册验资资金
- A、银行
- B、城市信用合作社
- C、农村信用合作社
- D、单位(含个体工商户)和个人
- A、审核
- B、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
- C、会计档案保管
- D、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
- A、国家机关
- B、国有企业
- C、事业单位
- D、行政单位
- A、助理会计师
- B、会计师
- C、高级会计师
- D、总会计师
- A、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 B、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 D、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 A、代理记账机构会计人员
- B、代理记账机构会计负责人
- C、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
- D、委托人
- A、存货
- B、库存现金
- C、银行存款
- D、债权债务
- A、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 B、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会计行为
- C、内部会计监督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 A、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会计档案
- B、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
- C、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 D、所有会计报表类档案
- A、总账
- B、明细账
- C、日记账
- D、备查账
- A、会计核算
- B、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 C、会计监督
- D、会计工作管理
- A、税务登记
- B、发票管理
- C、纳税申报
- D、税款征收
- A、爱岗敬业
- B、客观公正
- C、诚实守信
- D、廉洁自律
- A、出纳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辨别假钞的技术
- B、会计人员向计算机专家学习会计电算化操作方法
- C、会计主管与其他单位财务人员交流隐瞒业务收入的做法
- D、总会计师通过自学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财务分析和政策水平
- A、增值税
- B、所得税
- C、营业税
- D、消费税
- A、0.2‰
- B、0.5.‰
- C、2‰
- D、5‰
- A、查账征收
- B、查验征收
- C、查定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寄出地的邮局邮戳日期
- B、寄入地的邮局邮戳日期
- C、纳税人填写纳税申报表的日期
- D、税务机关收到申报资料的日期
- A、到办税服务厅申报
- B、到巡回征收点申报
- C、到代征点申报
- D、在网上申报
- A、偷税
- B、骗税
- C、逃税
- D、抗税
- A、专业发票和普通发票
- B、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 C、一般普通发票和专业发票
- D、专用发票和专业发票
- A、2
- B、3
- C、4
- D、5
- A、支付功能
- B、汇兑功能
- C、信用功能
- D、融资功能
- A、3月7日
- B、3月10日
- C、3月15日
- D、3月20日
- A、取得应税收入
- B、发生应税行为
- C、领取营业执照
- D、纳税义务发生
- A、银行汇票和进账单
- B、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
- C、银行汇票和持票人身份证件
- D、进账单和解讫通知
- A、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
- B、付款日期
- C、出票日期
- D、收款人名称
- A、均为个人
- B、均为单位
- C、前者是个人,后者是单位
- D、前者是单位,后者是个人
- 68
-
21、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持证人员有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等行为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自吊销之日起()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A、2
- B、3
- C、4
- D、5
- A、出票人
- B、保证人
- C、承兑人
- D、背书人
- A、初中
- B、高中
- C、大学专科
- D、大学本科
- A、3
- B、5
- C、7
- D、10
- A、基本存款户
- B、一般存款户
- C、临时存款户
- D、专用存款户
- A、壹月拾玖日
- B、零壹月壹拾玖日
- C、零壹月零壹拾玖日
- D、零壹月拾玖日
- A、“元”
- B、“角”
- C、“分”
- D、“元”或“角”
- A、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 B、3000元以上30000以下
- C、3000元以上50000以下
- D、5000元以上50000以下
- A、助理会计师
- B、会计师
- C、高级会计师
- D、注册会计师
- A、两名以上其他会计人员
- B、单位负责人
- C、主管部门委派人员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1
- B、2
- C、3
- D、5
- A、单位内部审计
- B、医院住院处收费员
- C、超市收银员
- D、会计电算化
- A、助理会计师
- B、会计师
- C、高级会计师
- D、注册会计师
- A、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 B、注册会计师审计
- C、财产保全措施
- D、内部报告制度
- A、内部会计监督
- B、内部控制制度
- C、政府监督
- D、社会监督
- A、《会计法》
- B、《企业会计准则》
- C、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D、《总会计师条例》
- A、10
- B、20
- C、25
- D、30
-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B、单位内部监督
- C、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 D、注册会计师监督
- A、《会计法》和会计行政法规
- B、《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C、《会计法》和地方会计法规
- D、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行政法规
- A、原始凭证
- B、记帐凭证
- C、会计账簿
- D、付款凭证
- A、省级以上的
- B、市级以上的
- C、县级以上的
- D、镇级以上的
- A、会计人员
- B、会计部门负责人
- C、总会计师
- D、单位负责人
- A、《会计法》
-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C、《总会计师条例》
- D、《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