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 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保障,只有监督、没有核算,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没有监督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核算就失去了依据
 - D.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 A. 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
 - B. 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 C. 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 D. 债权人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不变
 
- A.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 B.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或发生额均列入试算平衡表内
 - C.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
 - D.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并不能肯定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 A.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及其状况
 - B.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
 - C.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
 - D.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
 
- A.限额领料单
 - B.工资计算单
 - C.经济合同
 - D.职工出差的火车票
 
- A.年末结转后,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利润
 - B.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数额
 - C.年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 D.计提盈余公积可能导致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余额增加
 
- A.计入营业外支出
 - B.影响到当期损益
 - C.不影响当期损益
 - D.计入应付账款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经济业务的内容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收入-费用=利润
 
- A.编制年度会计报告前
 - B.清产核资时
 - C.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
 
- A.管理费用
 - B.所得税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长期待摊费用
 
- A.销售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在建工程
 - D.固定资产
 
- A. 划线更正法
 - B. 红字更正法
 - C. 补充登记法
 - D. 重填记账凭证
 
- A.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 B.各月末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后
 - C.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D.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 A.不作会计处理
 - B.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 C.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 D.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 A. 二分之一
 - B. 三分之一
 - C. 四分之三
 - D. 五分之三
 
- A. 资本公积
 - B. 其他应付款
 - C. 营业外收入
 - D. 其他业务收入
 
- A.实地盘点
 - B.永续盘存
 - C.盘存计耗
 - D.询证核对
 
- A.技术推算
 - B.抽查检验
 - C.询证核对
 - D.实地盘点
 
- A.有借方余额
 - B.有贷方余额
 - C.有借贷方余额
 - D.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 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 B.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C.收入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D.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
 
- A.该账户的性质未变
 - B.该账户已从期初的资产变为期末的负债
 - C.该账户已从期初的负债变为期末的资产
 - D.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 A.余额在借方,金额为530000元
 - B.余额在贷方,金额为530000元
 - C.余额在借方,金额为250000元
 - D.余额在贷方,金额为250000元
 
- A.150 000
 - B.100 000
 - C.600 000
 - D.800 000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 B.库存现金
 - C.其他应收款
 - D.管理费用
 
- A.资产类账户
 - B.成本类账户
 - C.费用支出类账户
 -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A.计入管理费用
 - B.计入存货成本或劳务成本
 - C.确认为当期费用
 - D.计入销售费用
 
- A.会计主体
 - B.会计分期
 - C.持续经营
 - D.货币计量
 
- A.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增加
 -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 C.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 D.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付款凭证或转账凭证
 
- A.资本公积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业务收入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