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984000
- B.600000
- C.384000
- D.216000
- A.224000
- B.192000
- C.168000
- D.96000
- A.3200
- B.2800
- C.1600
- D.800
- A.444000
- B.348000
- C.276000
- D.12000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商品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A.2000
- B.2600
- C.3600
- D.6000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OOO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经营租入的设备
- B.融资租入的办公楼
- C.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厂房
- 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投产的生产线
- A.应付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付职工薪酬
- D.所得税
- A.2012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10000 贷:坏账准备10000
- B.2013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借:坏账准备120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4000 —乙公司8000
- C.2013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借:坏账准备12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12000
- D.2013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14000 贷:坏账准备14000
- A.企业借入各种短期借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短期借款”账户
- B.利息直接支付、不计提的,于付款时借记“应付利息”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 C.归还借款时,借记“短期借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 D.短期借款的利息通过“财务费用”、“应付利息”等账户核算
- A.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 B.以“有借必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 C.借贷记账法对账户要求固定分类
- D.不同性质的账户有着不同的结构
- A.结账时划线
- B.表示冲减的数额
- C.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错账更正
- D.在不设借、贷方向的账页中表示减少发生额
- A.都属于企业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
- B.都以汇总记账凭证为依据
- 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D.都根据银行存款日记账编制财务报表
- 38
-
留存收益包括( )。
- A.法定盈余公积
- B.法定公益金
- C.任意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每年更换一次
- B.变动较小的明细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 C.备查账簿不可以连续使用
- D.会计账簿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半年后,交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 A.租入包装物应付未付的租金
- B.应付购入包装物款项
- C.存入保证金
- D.购买固定资产应付未付的款项
- A.用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 B.从银行提取现金
- C.赊购固定资产
- D.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
-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 D.银行巳付,企业未付
- A.如果B企业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那么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80000元”
- B.如果B企业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那么应将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记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 C.如果B企业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对外销售,那么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80000元”
- D.如果B企业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对外销售,那么应将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记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 A.从银行提取现金3000元备用
- B.将现金50000元存入银行
- C.销售产品35100元货款存入银行
- D.收回甲单位前欠货款20000元
- A.借:材料采购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 B.借:生产成本5000 制造费用3000 贷:原材料8000
- C.借:生产成本5000 制造费用2000 贷:累计折旧7000
- D.借:生产成本6000 制造费用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9000
- A.权责发生制
- B.历史成本
- C.现值
- D.公允价值
- A.资产是由于过去或现在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 B.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 C.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 D.资产一定具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 A.成本类账户
- B.负债类账户
- C.资产类账户
-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收款凭证
- D.付款凭证
- A.中期财务报表
- B.个别财务报表
- C.年度财务报表
- D.合并财务报表
- 51
-
期间费用不包括( )。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销售费用
- D.制造费用
- A.人民币叁佰柒拾贰元
- B.人民币叁佰柒拾贰元零角零分整
- C.人民币叁佰柒拾贰元零角整
- D.人民币叁佰柒拾贰元正
- A.库存现金的增加额
- B.库存现金的减少额
- C.库存现金的实际结存额
- D.库存现金的增减变动额
- A.划线更正法
- B.红线更正法
- C.红字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检查账账是否相符
- B.检查账表是否相符
- C.检查账实是否相符
- D.检查账证是否相符
- A.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
- B.会计凭证的填制到登记账簿止
- C.会计凭证审核后到归档止
- D.会计凭证的填制或取得到汇总登记账簿止
- A.现值
- B.可变现净值
- C.历史成本
- D.公允价值
- A.“现收”
- B.“现付”
- C.“银收”
- D.“银付”
- A.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
- B.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记账凭证
- C.以现金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
- D.职工临时性借款的记账凭证
- A.记账凭证
- B.原始凭证
- C.原始凭证汇总表
- D.各种总账
- A.购货专用发票
- B.收料单
- C.领料单
- D.限额领料单
- A.一个
- B.两个
- C.三个
- D.四个
- A.材料采购
- B.原材料
- C.工程物资
- D.在途物资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A.借:原材料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 B.借:原材料10000 贷:应付账款10000
- C.借:原材料10000 贷:银行存款6000 应付账款4000
- D.借:原材料10000 贷:应付票据6000 应付账款4000
- A.费用增加
- B.负债增加
- C.所有者权益增加
- D.收入增加
- A.130万元
- B.160万元
- C.100万元
- D.110万元
- A.增加额记借方
- B.增加额记贷方
- C.减少额记借方
- D.期末无余额
- A.没有错误
- B.有错误,使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C.有错误,使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 D.有错误,使用补充登记法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