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年初未分配利润
- B.提取盈余公积
- C.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 D.盈余公积补亏
- A.先借后贷
- B.左右错开
- C.一借多贷,贷方文字对齐
- D.一贷多借,借方金额对齐
- A.总分类账各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核对
- B.总分类账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核对
- C.总账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对应会计报表项目金额核对
- D.各明细账期末余额与盘点表、对账单、询证函核对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 C.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D.工资计算表
- 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28
-
备用金管理方式有( )。
- A.预算管理
- B.定额管理
- C.专人管理
- D.非定额管理
- A.原始凭证
- B.汇总原始凭证
- C.记账凭证
- D.汇总记账凭证
- A.应付账款
- B.应付票据
- C.预付账款
- D.应付职工薪酬
- A.记录交易或事项,提供记账依据
- B.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 C.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 D.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竞争力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比较大
- B.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由于其在科目汇总表中不反映科目对应关系,因而不便于分析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账
- C.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可以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D.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 A.平均年限法
- B.双倍余额递减法
- C.工作量法
- D.年数总和法
- A.计人制造费用20000元
- B.计入在建工程10000元
- C.计人生产成本150000元
- D.计人管理费用15000元
- A.是人们看得见或摸得着的财物
- B.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 C.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源
- D.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 A.启用日期
- B.账簿页数
- C.账簿册数
- D.账簿交接时间
- A.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的主办账户
- B.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通过一般存款账户核算
- C.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通过一般存款账户
- D.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
- A.为借方余额
- B.为贷方余额
- C.贷方余额多记8000元
- D.借方余额多记8000元
- A.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 B.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 C.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 D.及时调整会计政策
- A.利润分配
- B.利润的计算
- C.亏损弥补
- D.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 A.每月最后一笔余额即为月末余额
- B.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需要按日结计
- C.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出月末余额
- D.年度终了结账,有余额的账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
- A.经营活动
- B.投资活动
- C.筹资活动
- D.分配活动
- A.会计分期假设
- B.会计主体假设
- C.持续经营假设
- D.货币计量假设
- A.680
- B.600
- C.616
- D.696
- A.待处理财产损益
- B.营业外收入
- C.营业外支出
-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A.计入营业外收入
- B.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 C.冲减管理费用
- D.冲减营业外支出
- A.归出纳员个人所有
- B.冲减管理费用
- C.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 D.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 48
-
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该企业2011年购入一台设备并支付价款合计15000元,该设备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0年,报废时净残值率为2%,计算2012年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
- A.1370
- B.1470
- C.1500
- D.1600
- 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 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
- C.试算平衡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正确
- D.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理论的依据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A.领料金额
- B.领料人
- C.借方科目
- D.领料单张数
- 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复式凭证和多项记账凭证
- C.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
- D.单式凭证和单项记账凭证
- A.11290
- B.11080
- C.12250
- D.13210
- A.反映的经济业务
- B.反映的会计对象
- C.归属的会计要素
- D.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 A.财务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580000
- B.620000
- C.610000
- D.600000
- A.12月12日
- B.12月16日
- C.12月17日
- D.12月16日或12月17日均可
- A.资产
- B.成本
- C.所有者权益
- D.损益
- A.转账凭证
- B.付款凭证
- C.收款凭证
- D.原始凭证
- A.参加盘点的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
- B.参加盘点的人员和出纳人员
- C.参加盘点的人员和会计人员
- D.参加盘点的人员和财产清查负责人
- 60
-
甲公司2013年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在借方,数额为50万元,2013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万元,分配利润50万元,则2013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为( )万元。
- A.130
- B.150
- C.80
- D.180
- A.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00元,贷记“库存商品”100元
- B.借记“库存商品”100元,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00元
- C.金额太少,不构成重要性,不作处理
- D.借记“库存商品一A商品”500元,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00元,“库存商品一B商品”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