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借:管理费用6700 贷:库存现金6700
- B.借:库存现金6700 贷:管理费用670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700 贷:库存现金6700
- D.借:库存现金67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700
- A.补充登记法
- B.冲销法
- C.划线更正法
- D.红字更正法
- A.借:预收账款——甲公司7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 &nb
- B.借:应收账款——甲公司7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 &nb
- C.借:预收账款——甲公司34000 应收账款——甲公司36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 &
- D.借: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 ——B产品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  
- A.原材料
- B.在途物资
- C.预付账款
- D.应付账款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银行存款
- D.所得税费用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本年利润
- D.所得税费用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银行存款
- D.所得税费用
- 正确
- 错误
- A.520000
- B.600000
- C.900000
- D.1300000
- A.2500000
- B.2400000
- C.3900000
- D.5200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资本溢价
- B.拨款转入
- C.股本溢价
- D.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准备
- A.年终结算前
- B.企业破产清算
- C.会计机构负责人调离工作岗位
- D.清产核资
- A.租入的固定资产
- B.应收票据
- C.受托加工材料
- D.购人的固定资产
- A.登记会计账簿
- 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C.成本计算
- D.财产清查
- A.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 B.预计净残值
-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A.职工薪酬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 B.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
- C.企业在研发阶段发生的职工薪酬,均应当计入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
- D.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城建税
- A.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B.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 C.收入的金额以及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D.相关的经济利润很可能流人企业
- A.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B.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结转本年利润
- D.提取盈余公积
- A.面值
- B.本金
- C.成本
- D.利息调整
- A.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 B.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 C.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开始
- D.最后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会计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 A.“短期借款”项目根据其总账余额直接填列
- B.“应付账款”项目根据其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 C.“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 D.“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 A.印花税
- B.资源税
- C.消费税
- D.土地使用税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主营业务收入
- D.本年利润
- A.借:固定资产80000 贷:累计折旧24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56000
- B.借:固定资产80000 贷:累计折旧24000 资本公积56000
- C.借:固定资产80000 贷:累计折旧24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56000同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4000
- D.借:固定资产80000 贷:累计折旧24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6000同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000 贷:应交税费——应
- A.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的材料
- B.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的产品
- C.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盘亏
- D.以产品对外投资
- A.存货
- B.交易性金融资产
-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D.长期待摊费用
- A.单位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由经办单位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
- B.发生销货退回时,需填制退货发票,退款时,若对方收款收据或汇款银行的结算凭证无法取得,可以用退货发票代替
- C.凡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和小写金额必须相等,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数量、单价和金额
- D.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用途,只能以其中一联作为报销凭证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主营业务成本
- D.管理费用
- A.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分别设置账簿
- B.可以提供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发生额
- C.可以提供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静态、动态资料
- D.逐日逐笔顺序登记并随时结出当日余额
- A.人民币贰仟肆佰零玖元陆角整
- B.人民币贰仟肆佰玖元陆角
- C.人民币贰仟肆佰玖元陆角整
- D.人民币贰仟肆佰零玖元陆角
- A.长期借款——本金
- B.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 C.财务费用
- D.管理费用
- A.付字第××1/2号和付字第××2/2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D.转字第××号
- A.账证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实核对
- D.账表核对
- A.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 B.历史成本原则
- C.权责发生制原则
- D.货币计量
- A.借:所得税费用 贷:利润分配
- B.借:所得税费用 贷:本年利润
- C.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
- D.借:所得税费用 贷:未分配利润
- A.购人设备款未付
- B.购入设备款已支付
- C.向银行借人款项
- D.归还银行借款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分类清查
- D.不定期清查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销售费用
- A.“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 B.“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 C.“其他业务收人”账户
- D.“库存商品”账户
- A.以正数列示
- B.以负数列示
- C.用红字列示
- D.用蓝字列示
- A.管理人
- B.债务人
- C.债权人
- D.经营人
- A.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D.收入-费用=利润
- A.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依据
- B.登记日记账的直接依据
- C.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 D.调整账面记录的记账凭证
- A.请购单据
- B.有效合同
- C.法律形式
- D.经济实质
- A.某一时期
- B.某一特定日期
- C.某一会计期间
- D.某一月份
- A.收回甲单位前欠货款21000元
- B.向银行借人长期借款一笔,金额3400000元
- C.购入材料170000元,款项未付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280000元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公允现值
- D.现值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所得税费用
- D.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