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
 - B.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会计档案不论是否已满保管期限,一律不得销毁
 - C.固定资产卡片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 D.会计档案为本单位提供查阅利用,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
 
- A.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代替
 - B.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对于不需要入库的实物,需经办人在凭证上签章即可
 - C.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还必须有退货验收证明;退款时,可以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
 - D.职工公出借款凭据,在收回借款时,直接退还原借款收据即可
 
- A.该科目余额的借方,表示期末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净值
 - B.该科目为资产类科目
 - C.该科目贷方登记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 D.该科目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增加额
 
- A.总分类账
 - B.日记账
 - C.固定资产卡片账
 - D.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 A.预测经济前景
 - B.参与经济决策
 - C.评价经营业绩
 - D.实施会计监督
 
- A.母公司
 - B.子公司
 - C.母公司和子公司组织的企业集团
 - D.销售部门
 
- A.记账凭证可以采用一种通用的格式,即通用记账凭证
 - B.定期将全部记账凭证按收、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别归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
 - C.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 D.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相同的科目进行归类,并计算出每一总账科目本期发生额
 
- A.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
 - B.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
 - C.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
 - D.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
 
- A.资产增加10万元
 - B.资产增加30万元
 - C.收入增加80万元
 - D.收入增加60万元
 
- A.借:银行存款13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公允价值变动20投资收益10
 - B.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贷:投资收益20
 - C.借:投资收益2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 D.借:银行存款13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投资收益50
 
- A.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
 - B.注明原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内容等
 - C.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
 - D.由经办单位负责人批准
 
- 32
 - 
									
利润按构成可分为( )。
 
- A.所得税费用
 - B.营业利润
 - C.利润总额
 - D.净利润
 
- A.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及其状况
 - B.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
 - C.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 D.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
 
- A.收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汇总凭证
 - D.付款凭证
 
- A.详简程度相同
 - B.记账方向相同
 - C.记账金额相等
 - D.记账期间相同
 
- A.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发生的问题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改进措施
 - B.事中监督是对经济活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 C.事中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 D.事中监督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
 
- A.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
 - B.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 C.债务重组损失
 - D.非常损失
 
- A.固定资产
 - B.应收账款
 - C.原材料
 - D.营业外收入
 
- A.“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应反映借方发生额30万元
 - B.“销售费用”科目应反映借方发生额0.5万元
 - C.“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应反映贷方发生额100万元
 - D.“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应反映借方发生额80万元
 
- A.记账凭证
 - B.原始凭证
 - C.原始凭证汇总表
 - D.各种总账
 
- A.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 B.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
 - C.采用发函询证法,对方单位经过核对相符后,在回联单上加盖公章退回,表示已经核对
 - D.“现金盘点报告表”不能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不能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财务状况变动表
 
- A.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
 - B.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 C.不便于体现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 D.不便于进行账目的核对
 
- A.23 400
 - B.21 060
 - C.18 000
 - D.21 400
 
- A.3080
 - B.3100
 - C.3610
 - D.3000
 
- A.车间间接费用
 - B.厂部管理部门费用
 - C.直接人工费用
 - D.直接材料费用
 
- A.该科目的余额年终应该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 B.该科目年终结转之后没有余额
 - C.该科目各个月末的科目余额可能在借方、可能在贷方,也可能为零
 - D.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自年初开始至当期期末为止累计实现的盈利
 
- A.18 000
 - B.25 800
 - C.19 600
 - D.11 800
 
- A.定期盘点法
 - B.与银行核对账目法
 - C.实地盘存法
 - D.和往来单位核对账目法
 
- A.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 B.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 C.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 D.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 A.资金投入
 - B.资金运用
 - C.资金转移
 - D.资金退出
 
- A.会计凭证的填制或取得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
 - B.会计凭证的填制到登记账簿止
 - C.会计凭证审核后到归档止
 - D.会计凭证的填制或取得到汇总登记账簿止
 
- A.应收账款
 - B.货币资金
 - C.存货
 - D.预付账款
 
- A.会计凭证必须按照归档制度,妥善整理和保管,形成会计档案,便于随时查阅
 - B.对检查无误的会计凭证,要按顺序号排列,折叠整齐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
 - C.如果某些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也可以单独装订保管,但应在其封面及有关记账凭证上加注说明
 - D.合同、契约、押金收据等重要原始凭证,必须装订成册,不得单独保管,以防散失
 
- 55
 - 
									
会计的本质是( )。
 
- A.一种经济管理目标
 - B.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 C.一种技术工作
 - D.一种货币资金管理工作
 
- A.现金日记账
 - B.原始凭证
 - 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D.银行对账单
 
- A.出现了借贷记账法
 - B.成本会计形成
 - C.“会计原则”形成
 - D.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 A.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 D.银行对账单
 
- A.财物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
 - B.财物必须具有实物形态
 - C.包装物应作为固定资产
 - D.财物包括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
 
- A.利润表
 -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C.资产负债表
 - D.现金流量表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