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货币计量
- B.会计主体
- C.持续经营
- D.会计分期
-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B.厂部的办公费
- C.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 D.厂部办公用房的折旧费
- 2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已经登记人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直接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即可
- B.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再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 C.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填制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
- D.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能够减少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不能反映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 C.先将所有的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然后以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登记总分类账
- D.适用于业务较大、记账凭证较多的企业
- A.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原始凭证上签名或盖章.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
- B.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他指定人员签名盖章
- C.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
- D.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账证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实核对
- D.账表核对
- A.会计工作程序的规范化
- B.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
- C.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 D.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 31
-
复合会计分录包括( )。
- A.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会计分录组成
- B.涉及两个以上会计科目的会计分录
- C.由两个简单的会计分录组成
- D.由两个相关的会计科目组成
- A.购买一批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 B.购买一批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不考虑增值税)
- C.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
- D.接受现金捐赠,款项存人银行
- A.编制记账凭证的直接依据相同
- B.编制会计报表的直接依据相同
- C.登记明细分类账簿的直接依据相同
- D.登记总分类账簿的直接依据相同
- A.中期财务报表
- B.个别财务报表
- C.合并财务报表
- D.年度财务报表
- A.总账余额
- B.明细账余额
- C.科目汇总表
- D.备查登记账簿记录
- A.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B.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 C.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
- D.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不变动
- A.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
- B.会计凭证可以明确经济责任
- C.会计凭证是编制报表的依据
- D.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 A.采购人员差旅费
- B.专设采购机构经费
- C.采购材料发生的零星运杂费
-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A.付款凭证
- B.收款凭证
- C.专用凭证
- D.转账凭证
- A.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
- B.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及相关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 C.对于错误的数字,可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
- D.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 A.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 B.财务费用
- C.银行存款
- D.应付利息
- A.付款凭证
- B.收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A.总分类账
- B.两栏式账
- C.备查账
- D.序时账
- A.现时义务
- B.潜在义务
- C.过去义务
- D.未来义务
- A.借:库存商品20000 贷:生产成本20000
- B.借:生产成本20000 贷:制造费用20000
- C.借:生产成本20000 贷:库存商品20000
- D.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
- A.重置成本
- B.公允价值
- C.历史成本
- D.可变现净值
- A.固定资产
- B.销售费用
- C.管理费用
- D.累计折旧
- A.预付账款
- B.银行存款
- C.预收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一次凭证是通用凭证,累计凭证是专用凭证
- B.累计凭证是自制原始凭证,一次凭证是外来原始凭证
- C.累计凭证填制的手续是多次完成的,一次凭证填制的手续是一次完成的
- D.累计凭证是汇总凭证,一次凭证是单式凭证
- A.三栏式
- B.多栏式
- C.数量金额式
- D.横线登记式
- A.成本类
- B.所有者权益类
- C.共同类
- D.损益类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D.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A.试算平衡
- B.平行登记
- C.对账
- D.结账
- 54
-
会计主体是( )。
- A.法律主体
- B.对其进行独立核算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 C.法人
- D.总公司
- A.划线更正法
- B.还原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冲账法
- A.借:原材料24000 贷:应付账款——A公司24000
- B.借:原材料20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应付账款一A公司24000
- C.借:原材料20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应付账款——A公司23400
- D.借:原材料20600 贷:应付账款——A公司20600
- A.记账凭证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 B.记账凭证的编号可采用分数编号法
- C.可以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 D.填制记账凭证若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
- A.单式记账凭证
- B.专用记账凭证
- C.一次凭证
- D.通用记账凭证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销售费用
- D.其他业务收入
- A.简化报表的编制
- B.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 C.简化明细账工作
- D.发生额试算平衡
- A.账簿的用途
- B.账页的格式
- C.账簿的外形特征
- D.账簿的性质
- A.会计对象
- B.会计要素
- C.会计科目
- D.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