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400 ——乙产品 193600 贷:原材料——××材料 36
- B.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14400 ——乙产品 169600 贷:原材料——××材料 360000 应付职工薪酬 24000
- C.借:原材料——××材料 360000 应付职工薪酬 24000 制造费用 60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400  
- D.借:原材料——××材料 360000 应付职工薪酬24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14400 ——乙产品169600
- A.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14400 ——乙产品 1696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214400 ——乙产品 169600
- B.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400 ——乙产品 1936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250400 &n
- C.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14400 ——乙产品 1696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14400 &n
- D.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50400 ——乙产品 1936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400 &n
- A.111500
- B.66500
- C.40500
- D.86500
- A.11 1500
- B.86500
- C.915000
- D.665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营业外支出”发生额
- B.“主营业务成本”发生额
- C.“其他业务成本”发生额
- D.“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额
-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的核对
-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
- C.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额的核对
- D.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债务、债权单位核对
- A.4167元
- B.36780元
- C.5168元
- D.10549元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C.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D.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销售产品尚未收到货款
- B.销售产品时代客户垫付的运杂费
- C.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
- D.销售产品时应向客户收取的增值税
- A.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
- B.某项经济业务未入账
-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 D.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金额不等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借方4000元
- B.贷方8000元
- C.贷方5000元
- D.借方5000元
- A.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 C.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 D.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 A.对应关系
- B.对应账户
- C.会计分录
- D.账户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长期借款
- D.在建工程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费用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
- C.企业地址
- D.企业负责人签名
- A.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 B.不能体现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明细账与总账无法核对
- D.当转账凭证较多时,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工作量较大
- A.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
- B.账簿存在于账户之中,没有账户账簿就无法存在
- C.账户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簿才是它的真实内容
- D.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
- 40
-
财产清查的意义有( )。
- A.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 B.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 C.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 D.确保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 A.生产成本
- B.财务费用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147万元
- B.150万元
- C.172.5万元
- D.175.5万元
- A.通用凭证
- B.原始凭证
- C.专用凭证
- D.记账凭证
- A.诉讼费
- B.研究费用
- C.业务招待费
- D.日常经营活动聘请中介机构费
- A.权责发生制
- B.应收应付制
- C.收付实现制
- D.统收统支制
- A.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B.自由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
- C.在使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 D.外购固定资产和自制固定资产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 C.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D.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A.175000元
- B.200000元
- C.134000元
- D.173000元
- A.利润
- B.资产
- C.负债
- D.所有者权益
- A.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 C.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 D.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
- A.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
- B.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增加
- C.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增加
- D.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减少
-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四分之一
- D.五分之一
- A.一次凭证
- B.汇总凭证
- C.累计凭证
- D.记账凭证
- A.复式记账法
- B.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借贷平衡
- A.资产减值损失
- B.公益性捐赠支出
- C.债务重组损失
- D.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 A.生产成本
- B.所得税费用
- C.盈余公积
- D.应交税费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 B.借:管理费用 600 营业外支出 400 贷:库存现金 1000
- C.借:管理费用 600 其他应收款 400 贷:库存现金 1000
- D.借:管理费用 600 其他应收款 400
- A.“应收账款”总账和“预付账款”总账
- B.“应收账款”总账和“预收账款”总账
- C.“应付账款”总账和“预收账款”总账
- D.“应付账款”总账和“预付账款”总账
- A.“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
- B.“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
- C.登记总分类账
- D.登记多栏式日记账
- A.现金支票既可以提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
- B.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支取现金
- C.不得出租、出借支票
- D.支票金额必须在付款单位的存款余额内
-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
- C.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 D.应付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 A.是有区别的
- B.相互一致的
- C.不相关的
- D.相互可替代的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其他业务收人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