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A.5000
 - B.10000
 - C.12000
 - D.14000
 
- A.5000
 - B.12000
 - C.18000
 - D.22000
 
- A.300
 - B.400
 - C.700
 - D.16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不需要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作任何账务处理
 - B.对于未达账项,等以后有关原始凭证到达后再作账务处理
 - C.如果调整之后双方的余额不相等,则说明银行或企业记账有误
 - D.对于未达账项,需要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作账务处理
 
- A.简单明了,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 B.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比较大
 - C.简化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D.不能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
 
- A.低值易耗品
 - B.在建工程
 - C.在途物资
 - D.工程物资
 
- A.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
 - B.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C.大写金额有分的,分字后面要写“整”或“正”字
 - D.汉字大写金额可以用简化字代替
 
- A.资产的增加
 - B.负债的增加
 - C.收入的增加
 -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A.持续监督
 - B.事前监督
 - C.事后监督
 - D.事中监督
 
- A.盈余公积
 - B.资本公积
 - C.股本
 - D.利润分配
 
- A.入库材料形成的超支差异
 - B.入库材料形成的节约差异
 - C.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 D.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A.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 B.不能体现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可以做到试算平衡
 - D.当转账凭证较多时,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工作量较大
 
- A.资产=所有者权益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 D.资产=权益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留存收益
 
- 39
 - 
									
账包括( )。
 
- A.日结
 - B.月结
 - C.季结
 - D.年结
 
- A.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
 - B.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 C.会计目标之一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 D.会计目标之一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
 
- A.填制日期
 - B.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
 - C.经济业务的内容
 - D.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 A.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
 - B.可每月编制一张,按旬汇总,也可每旬汇总一次编制一张
 - C.反映各个账户之问的对应关系
 - D.分别列示各账户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一种汇总凭证
 
- A.营业税
 - B.个人所得税
 - C.车船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漏记一项经济业务通过试算平衡可以发现
 - B.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 C.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 D.在借贷记账法下,“借”代表增加,“贷”代表减少
 
- A.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 B.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
 - C.可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实现情况。
 - D.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收入的实现情况
 
- A.现时义务
 - B.潜在义务
 - C.过去义务
 - D.未来义务
 
- A.管理费用
 - B.应付利息
 - C.财务费用
 - D.在建工程
 
- A.预收账款余额通常在贷方,反映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但尚未向购货方发货的数额
 - B.预收账款所形成的负债是以货币偿付
 - C.企业收到购货单位补付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
 - D.向购货单位退回其多付的款项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A.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一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B.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C.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一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D.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A.负债的求偿力高于所有者权益
 - B.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
 - C.债权人的求偿权有固定到期日
 - D.所有者承受的风险低于债权人
 
- A.依据相同
 - B.方向相同
 - C.金额相等
 - D.账簿相同
 
- A.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B.资产、负债同时增加
 - C.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 A.固定资产
 - B.其他业务成本
 - C.生产成本
 - D.主营业务成本
 
- A.借:本年利润1600    贷:应付股利1600
 - B.借:应付股利1600    贷:银行存款1600
 - C.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1600    贷:应付股利1600
 - D.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1600    贷:银行存款1600
 
- A.95
 - B.130
 - C.140
 - D.145
 
- A.实地盘点法
 - B.检查现金日记账
 - C.倒挤法
 - D.抽查现金
 
- A.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 B.接受投资者投入原材料
 - C.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 D.购买原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 A.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 B.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 C.用盈余公积弥补
 - 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弥补
 
- A.总分类账应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和实物计量单位进行登记
 - B.三栏式明细账的基本结构为“借方”、“贷方”、“余额”三栏
 - C.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基本结构为“收入”、“发出”和“结存”三栏
 - D.记账凭证记载单项经济业务的,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 A.材料的买价和运杂费
 - B.材料的买价和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 C.材料的买价和不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采购费用
 - D.材料的买价和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 A.1000
 - B.800
 - C.3200
 - D.3000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销售费用
 - D.其他业务收入
 
- A.会计凭证
 - B.总分类账
 - C.财务报表
 - D.明细分类账
 
- A.收付实现制
 - B.权责发生制
 - C.谨慎性原则
 -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 A.已验收入库物资应结转的实际采购成本
 - B.登记购入材料的买价
 - C.登记购入材料的采购费用
 - D.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