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616000元
 - B.586000元
 - C.356750元
 - D.以上都不是
 
- A.493000元
 - B.400000元
 - C.462000元
 - D.以上都不是
 
- A.160000
 - B.144000
 - C.12200
 - D.180000
 
- A.493000元
 - B.586000元
 - C.356750元
 - D.以上都不是
 
- 正确
 - 错误
 
- A.1700000
 - B.540000
 - C.580000
 - D.1490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库存现金
 - B.其他业务收入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应收款
 
- A.营业收入
 - B.销售费用
 - C.营业外收入
 - D.所得税费用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销售费用
 - D.制造费用
 
- A.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 B.总分类会计科目详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 C.总分类会计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控制作用
 - D.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是对总分类会计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 A.实收资本
 - B.盈余公积
 - C.利润分配
 - D.本年利润
 
- A.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
 - B.试算平衡表通常设置“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大栏目
 - C.试算平衡表的大栏目下设置“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目
 - D.试算平衡表必须填制各栏目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 A.年终决算前
 - B.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
 - C.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 D.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 A.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
 - B.计提的累计金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 C.在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时,应包括年初未分配利润
 - D.非公司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超过10%的比例提取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内部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外部清查
 - D.全面清查
 
- A.将某一科目的发生额200元,误写为2000元
 - B.漏记了某一科目的发生额
 - C.将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误记入“销售费用”科目的借方
 - D.重复登记了某一科目的发生额
 
- 38
 - 
									
原始凭证要素包括( )。
 
- A.凭证名称
 - B.填制凭证的日期
 - C.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
 - D.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交易性金融资产
 - D.委托加工物资
 
- A.固定资产
 - B.主营业务收入
 - C.管理费用
 - D.盈余公积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实收资本总账
 - B.原材料明细账
 - C.库存商品明细账
 - D.短期借款总账
 
- A.资产的增加
 -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C.收入的减少或期末结转数
 - D.成本的增加
 
- A.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 B.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小
 - C.登记总分类账时耗用的账页少
 - D.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 A.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
 - B.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
 - C.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 D.生产车间水电费
 
- A.预测经济前景
 - B.参与经济决策
 - C.评价经营业绩
 - D.进行过程监督
 
- A.存货
 - B.库存现金
 - C.银行存款
 - D.应收账款
 
- A.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B.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失属于所有者权益
 - C.所有者权益应当单独计量,不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 D.所有者权益应当计入资产负债表
 
- A.“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 B.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 C.可根据借贷平衡原理进行试算平衡
 - D.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 A.总账账簿
 - B.序时账簿
 - C.分类账簿
 - D.明细账簿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B或C都行
 
- A.借:原材料——C材料100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117500
 - B.借:原材料——C材料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其他应收款500    贷:银行存款117500
 - C.借:原材料——C材料100500    贷:银行存款100500
 - D.借:原材料——C材料117500    贷:银行存款100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 A.增加5000元
 - B.减少5000元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A.直接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 B.将金额更正后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 C.退回出具单位重新开具
 - D.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A.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盈余公积”
 - B.借记“利润分配”,贷记“盈余公积”
 - C.借记“盈余公积”,贷记“本年利润”
 - D.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
 
- A.上方通栏划单红线
 - B.下方通栏划单红线
 - C.上方通栏划双红线
 - D.下方通栏划双红线
 
- A.30%
 - B.40%
 - C.50%
 - D.60%
 
- A.累计折旧
 - B.营业外支出
 - C.管理费用
 - D.资本公积
 
- A.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B.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C.本月借方余额为16万元
 - D.本月贷方余额为16万元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财务费用
 
- A.为借方余额50000
 - B.为贷方余额50000
 - C.为借方余额500000
 - D.为贷方余额500000
 
- A.预计从其持续使用的净现金流人量
 - B.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
 - C.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人量
 - D.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
 
- A.20000
 - B.58400
 - C.58800
 - D.60000
 
- A.一个
 - B.两个
 - C.三个
 - D.两个或两个以上
 
- A.付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收款凭证
 - D.单式记账凭证
 
- A.18000
 - B.17460
 - C.22500
 - D.21825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