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同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1日率提取的同定资产折旧
- B.企业计提同定资产折ll:1的方法有多种,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丁-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 C.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T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人账,并计提折旧
- D.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人账的土地应每年计提折旧
- A.借:生产成本 120 000管理费用 270 000贷:累计折旧 390 000
- B.借:制造费用 120 000管理费用 270 000贷:累计折旧 390 000
- C.借:制造费用 270 000管理费用 l20 000贷:累计折旧 390 000
- D.借:累计折旧 390 000贷:制造费用 270 000管理费用 l20 000
- A.借:生产成本一一电源480 000——变压器 520 000制造费用 l20 000管理费用8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电费 1 200 000
- B.借:生产成本——电源 520 000——变压器480 000制造费用 120 000管理费用8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电费 1 200 000
- C.借:生产成本——电源 120 000——变压器480 000制造费用 520 000管理费用8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电费 1 200 000
- D.借:生产成本——电源 520 0.00——变压器480 000制造费用80 000管理费用12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电费 1 200 000
- A.借:销售费用 108 000管理费用 26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水费 368 000
- B.借:制造费用 108 000财务费用 26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水费 368 000
- C.借:生产成本 108 000管理费用 26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水费 368 000
- D.借:制造费用 100008管理费用 260 000贷:其他应付款——应付水费 368 000
- A.80
- B.150
- C.100
- D.140
- A.该公司6月末最终将本年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 B.该公司6月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80万元
- C.该公司6月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340万元
- D.期末最终将本年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A.借:管理费用 贷:本年利润
- B.借:销售费用 贷:本年利润
- C.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 D.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 A.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 B.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 C.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 D.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收账款
- A.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 B.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本年利润
- C.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 D.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成本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借记应付职工薪酬59万元
- B.贷记应付职工薪酬59万元
- C.借记管理费用16万元
- D.贷记库存现金4万元
- A.总分类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明细分类账
- D.库存现金日记账
- A.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
- B.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 C.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
- D.计人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
- A.库存现金日记账
- B.转账日记账
- C.总分类账
- D.明细分类账
- A.年终决算前
- B.企业分立前
- C.更换仓库保管员
- D.企业清产核资
- A.全面清查
- B.定期清查
- C.局部清查
- D.不定期清查
- 37
-
每笔分录应包括( )。
- A.账户名称
- B.记账符号
- C.记录金额
- D.期末余额
- 38
-
会计期间可以分为( )。
- A.月度
- B.季度
- C.半年度
- D.年度
- A.其他应付款
- B.营业外支出
- C.管理费用
- D.原材料
- A.可以帮助清查人员学习有关政策规定
- B.财产清查是检查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否有效的控制措施
- C.财产清查可促进资金加速周转
- D.财产清查是检查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正常与否的有效保证
- A.诉讼费
- B.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 C.职工食堂补助费用
- D.业务招待费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
- D.营业外支出
- A.通用原始凭证
- B.专用原始凭证
- C.自制原始凭证
- D.外来原始凭证
- A.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B.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 C.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 D.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 A.月结
- B.日结
- C.季结
- D.年结
- A.发出商品
- B.受托加工物资
- C.资产减值损失
-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 A.借贷方向错误
- B.借贷金额不等
- C.重复记账
- D.漏记
- A.比较简单
- B.可以反映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
- C.可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
- D.可以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A.收入
- B.利得
- C.损失
- D.费用
- 50
-
财产清查的结果有( )。
- A.实存数大于账存数,即盘盈
- B.实存数小于账存数,即盘亏
- C.实存数等于账存数,账实相符
- D.实存数大于账存数,即盘亏
- A.产成品
- B.原材料
- C.制造费用
- D.应收账款
- A.会计账户
- B.会计科目
- C.会计账簿
- D.会计凭证
- A.生产成本
- B.未分配利润
- C.本年利润
- D.库存商品
- A.加强经济责任制
- B.监督、控制经济活动
- C.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情况是否良好
- D.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 A.借方1550万元
- B.贷方1 550万元
- C.借方1 650万元
- D.贷方1 750万元
- A.明细分类账
- B.总分类账
- C.记账凭证
- D.科目汇总表
- A.等待处理的财产盘盈
- B.等待处理的财产盘亏
- C.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数大于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亏和毁损数的差额
- D.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数小于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亏和毁损数的差额
- A.910
- B.350
- C.560
- D.210
- A.平行登记
- B.账簿
- C.会计基本等式
- D.试算平衡
- A.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备查账
- A.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相同
- B.记账凭证的汇总方法相同
- C.保持了账户问的对应关系
- D.简化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A.财务费用
- B.管理费用
-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营业外支出
- A.财务费用明细账
- B.库存现金日记账
- C.固定资产卡片
- D.制造费用明细账
- A.360
- B.340
- C.365
- D.380
- A.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和使用较为简便,易学易做
- B.不能清晰地反映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 C.可以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D.科目汇总表可以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保证总账登记的正确性
- A.5年
- B.25年
- C.10年
- D.15年
- A.会计凭证的传递
- B.会计凭证的保管
- C.会计凭证的记录
- D.会计凭证的编制
- A.月、季度财务报告
- B.明细账
- 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D.银行对账单
- A.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 B.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 C.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 D.全部会汁科目的期初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期末发生额合计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D.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