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核准数字,查明原因
- B.调整凭证,做到账实相符
- C.调整账簿,做到账实相符
- D.进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 A.核算特定主体的经营活动
- B.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 C.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 D.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A.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C.现金收款凭证
- D.现金付款凭证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B.复式记账
- C.会计预测、决策和控制
-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当即销毁
- B.归档保管
- C.装订成册
- D.加上封面
- A.未分配利润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 C.任意盈余公积
- D.股本溢价
- A.核对所有总账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相等
- B.核对总账余额和所属明细账余额合计是否相符
- C.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分别与其总账余额是否相符
- D.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
- A.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C.清查结果报告表
- D.盘点报告表
- A.银行存款
- B.融资租入设备
- C.经营租入设备
- D.贴现应收票据
- A.资产
- B.利润
- C.收入
- D.所有者权益
- A.由本单位代为更正
- B.由出具单位重开
- C.由出具单位更正
- D.由本单位负责人代为更正
- A.借:应收账款 126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360
- B.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4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同时: 借:管理费用 12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2000
- C.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4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同时: 借:销售费用 12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2000
- D.借:应收账款 12636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8000 业务收入 10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360
- A.漏记或重记同一经济业务
- B.借贷双方发生同样金额的记账错误或过账错误
- C.账户记录颠倒了记账方向,但借贷方金额相等
- D.借贷双方中一方多记金额,一方少记金额
- A.在登记账簿时将256元误记为265元,记账凭证正确无误
- B.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应收账款”科目填写“应付账款”,并已登记入账
- C.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3000元填作300元,尚未入账
- D.记账凭证中的借贷方向用错。并已入账
- A.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负债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 B.资产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负债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C.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D.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A.逐日逐笔登记并逐日结出余额
- B.根据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日记账
- C.使用订本账
- D.业务量少的单位用银行对账单代替日记账
- A.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
- B.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
- C.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 D.生产车间水电费
- A.货币计量单位
- B.实物计量单位
- C.质量计量单位
- D.劳动量计量单位
- A.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
- B.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
- C.经济业务的内容
- D.对方单位
- A.圆珠笔
- B.铅笔
- C.蓝黑色钢笔
- D.毛笔
- A.销售产品的运杂费
- B.材料运输保险费
- C.销售人员差旅费
- D.专设销售机构的经费
- A.汇总付款凭证
- B.汇总转账凭证
- C.三栏式凭证
- D.汇总收款凭证
-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B.财务费用
- C.累计折旧
- D.资产减值损失
- A.重记经济业务
- B.漏记经济业务
- C.借贷方向写反
- D.借贷金额不等
- A.产成品明细账
- B.原材料明细账
- C.库存商品明细账
- D.制造费用明细账
- A.付字第××号和付字笫××号
- B.付字第××号
- C.转字第××号和转字第××号
- D.转字第××号
- A.盘存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D.对账单
- A.企业尚未抵扣的税费
- B.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 C.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
- D.企业多交的税费
- A.属于通用原始凭证
- B.属于专用凭证
- C.属于累计凭证
- D.属于汇总原始凭证
- A.便于查账
- B.防止遗漏
- C.防止隔页
- D.保持账簿记录的连续性
- A.总分类账
- B.明细分类账
- C.特种日记账
- D.普通目记账
- A.资产负债表格式采用多步式结构
- B.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格式
- C.资产负债表右方按权益的清偿时间的顺序排列
- D.资产负债表左右按资产的流动性排列
- A.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
- B.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 C.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 D.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日记总账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收款凭证
- D.付款凭证
- A.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备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 B.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备方面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 C.合法性原则是指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D.实用性原则是指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 A.一借一贷
- B.多借多贷
- C.一借多贷
- D.一贷多借
- A.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
- B.外来原始凭证金额错误,可在原始凭证上更正但需签名或盖章
- C.凡是账簿记录金额错误,都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 D.自制原始凭证无须经办人签名或盖宣
- A.¥508.0
- B.¥86.07
- C.人民币伍拾陆元捌角伍分整
- D.人民币柒拾陆元整
- A.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独立的会计
- B.会计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
- C.会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
- D.在原始社会有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