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总账与所属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 B.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中的现金、银行存款账的核对
- C.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 D.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及余额与贷方发生额及余额的核对
- A.正确
- B.错误
- A.汇总转账凭证
- B.汇总付款凭证
- C.汇总原始凭证
- D.汇总收款凭证
- A.借:原材料 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贷:原材料 1000
-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贷:管理费用 1000
- D.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 A.融资租人的设备
- B.经营租入的设备
- C.委托加工商品
- D.无形资产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B.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 C.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
- A.专用记账凭证
- B.通用记账凭证
- C.单式记账凭证
- D.复式记账凭证
- A.“营业外收入”
- B.“盈余公积”
- C.“股本”
- D.“资本公积”
- A.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
- B.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
- C.界定了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 D.为应收、应付、递延、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了前提
- A.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采用倒挤法
- B.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采用实地盘存法
- C.对应收账款的清查应采用函证法
- D.对应收账款的清查应采用技术推算法
- A.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 B.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C.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 D.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 A.“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C.“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D.“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A.借记“短期借款”科目10000元
- B.借记“财务费用”科目100元
- C.借记“长期借款”科目10000元
- D.贷记“银行存款”科目10100元
- A.“预收款项”
- B.“货币资金”
- C.“应收账款”
- D.“存货”
- A.原材料
- B.在产品
- C.半成品
- D.库存商品
- 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
- 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A.记账凭证中的借贷方向用错,并已人账
- B.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3000元填做300元,尚未入账
- C.在登记账簿时将256元误记为265元,记账凭证正确无误
- D.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应收账款科目填为应付账款并已登记入账
- A.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后编制的
- B.试算平衡表中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大栏目,其下分设“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
- C.各大栏中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
- D.为了简化表格,试算平衡表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不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 A.进行财产清查、核实债务,进行相应账务处理
- B.按规定结出会计账簿的发生额及余额,并核对余额
- C.加具财务会计报告的封面
- D.将财务会计报告装订成册,加盖封面
-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 B.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的需要
- C.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 D.会计科目的设置不需要考虑外部信息的需要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现时义务
- B.潜在义务
- C.过去义务
- D.未来义务
- A.借:管理费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 B.借:资产减值损失 000 贷:坏账准备 4000
- C.借:坏账准备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 D.借:坏账准备 4000 贷:管理费用 4000
- A.大写金额到元或角或分为止的,后面要写“整”或“正”字
- B.填制原始凭证时.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
- C.汉字大写金额一律用正楷或行书字体书写
- D.人民币符号和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A.编制收款凭证的日期
- B.收取现金的日期
- C.所附原始凭证上注明的日期
- D.登记现金总账的日期
- A.形式不同
- B.内容不同
- C.项目不同
- D.格式不同
- 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一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
- B.收入一费用=利润
- C.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A.资产增加90000元,负债减少90000元
- B.资产增加90000元,负债增加90000元
- C.资产减少90000元。负债减少90000元
- D.资产减少90000元,负债增加90000元
- A.运杂费
-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D.入库后的保管费用
- A.成立清查组织
- B.确定清查对象
- C.制定清查方案
- D.编制复查报告
- A.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两张转账凭证
- C.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 D.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A.供货单位开具的发票
- B.运输部门出具的运费发票
- C.收款单位开给的收据
- D.收料单.
- A.“其他应收款”科目
- B.“营业外支出”科目
- C.“管理费用”科目
- D.“财务费用”科目
- 55
-
M公司“应付账款”总账账户下设“A公司”和“B公司”两个明细账户。2015年6月末,“应付账款”账户为贷方余额56000元,“A公司”明细账户为贷方余额67000元,则“8公司”明细账户为( )。
- A.借方余额123000元
- B.贷方余额123000元
- C.借方余额11000元
- D.贷方余额11000元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现值
- D.公允价值
- A.1390
- B.1300
- C.1170
- D.1130
- A.红字记账凭证
- B.蓝字记账凭证
- C.不能确定
- D.一张红字及一张蓝字记账凭证
- A.50000
- B.62000
- C.40000
- D.52000
- 6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现金应该每日清点一次
- B.银行存款每月至少通银行核对两次
- C.贵重物资每天应盘点一次
- D.债权债务每年至少核对2~3次
- 61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现金日记账采用三栏式账簿.
- B.库存商品明细账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 C.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三栏式账簿
- D.制造费用明细账采用多栏式账簿
- A.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经营业绩的大小以及现金的流动情况
- B.职工福利的好坏
- C.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
- D.企业的兴衰及其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