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红字更正法
- B.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
- C.划线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账户记账方向颠倒
-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 C.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 D.一笔分录的借贷金额不等
- A.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B.资产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 C.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D.资产由企业占有或使用
- A.企业除按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留存少量的现金以备日常零星开支外.其余货币资金都应存入银行
- B.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发生的往来款项,除允许用现金结算的,其余都必须通过银行划转
- C.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由会计人员专职办理
- D.出纳人员应该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 A.30000
- B.40000
- C.25000
- D.15000
- 2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应收账款明细账可以采用三栏式格式
- B.原材料明细账可以采用数量金额式格式
- C.生产成本明细账可以采用数量金额式格式
- D.管理费用明细账可以采用多栏式格式
- A.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 B.账项核对和实地盘点
- C.清查结果处理
- D.复查报告
- A.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 B.从银行提取现金
- C.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其他业务成本
- C.应交税费
- D.固定资产清理
- A.资金的投入
- B.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 C.资金的退出
- D.资金的积累
- A.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 B.凡是本期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 C.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收到或支付,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 D.凡是本期收到的款项或本期支付的费用,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 A.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股本
- A.记账凭证将原始凭证中的一般数据转化为会计语言
- B.原始凭证根据实际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业务填制
- C.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
- D.原始凭证记录的是经济信息,记账凭证记录的是会计信息
- A.222000
- B.197000
- C.247000
- D.245000
- 3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 B.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制造费用
- C.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 D.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 A.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 B.存货盘亏
-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D.利润的计算
- A.一借多贷
- B.多借多贷
- C.一借一贷
- D.一贷多借
- A.一个月内的记账凭证连续编号
- B.记账凭证日期必须填写
- C.将不同类型业务的原始凭证合并编制一张记账凭证
- D.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只填制现金收款凭证
- A.在对实物资产的清查中,实物保管人员应自始至终在场
- B.绝大部分实物资产都可以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
- C.清查时填写的“清查结果报告表”是用于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 D.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进行严格的清查
- 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 B.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 C.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D.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
- A.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按照填列方式的不同,记账凭证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
- C.复式记账凭证便于汇总计算每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 D.单式记账凭证便于分工记账
- A.复式记账
- B.成本计算
- C.财产清查
- D.编制财务预算
-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B.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 C.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 D.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 A.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本年利润等
- B.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 C.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 D.所有者权益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 A.企业流动负债减去长期负债后的差额
- B.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C.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 D.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 A.在清查小组盘点现金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 B.“现金盘点报告表”需要清查人员和出纳人员共同签字盖章
- C.要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
- D.不必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
- A.原始凭证
- B.收款凭证
- C.付款凭证
- D.转账凭证
- A.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 B.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 C.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 D.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 A.支付职工奖金5000元
- B.支付零星办公用品购置费800元
- C.支付物资采购货款1200元
- D.支付职工差旅费2000元
- A.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 B.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 C.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
- D.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短期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顺序排列
- A.借方
- B.借方或贷方
- C.贷方
- D.无余额
- A.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 B.导致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 C.负债内部增减变动,总额不变
- D.导致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 A.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 B.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 C.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明细分类科目再进一步分级设置二级科目或三级科目
- D.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以上三种中的任意一种
- A.负债的求偿力高于所有者权益
- B.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
- C.债权人的求偿权有固定到期日
- D.所有者承受的风险低于债权人
- A.固定资产
- B.其他业务成本
- C.生产成本
- D.主营业务成本
- A.账户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 B.账户不具有格式和结构
- C.账户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
- D.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 A.短期借款
- 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C.长期借款
- D.其他长期负债
- A.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B.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 C.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 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 A.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 B.贷记“管理费用”账户
- C.借记“坏账准备”账户
- D.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