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768700
- B.1943700
- C.918300
- D.1000000
- A.本月所有者权益减少356300元
- B.本月所有者权益减少256300元
- C.本月所有者权益增加75000元
- D.本月所有者权益增加100000元
- A.本月营业利润为54700元
- B.本月营业利润为45300元
- C.本月利润总额为100000元
- D.本月净利润为75000元
- A.字母E的金额为281300元
- B.字母E的金额为356300元
- C.字母F的金额为256300元
- D.字母F的金额为356300元
- A.(3)
- B.(4)
- C.(5)
- D.(6)
- A.580
- B.440
- C.500
- D.b50
- A.(5)
- B.(6)
- C.(7)
- D.(8)
- A.(1)
- B.(2)
- C.(3)
- D.(4)
- A.借记制造费用57 600元
- B.借记管理费用37 400元
- C.贷记其他应付款96 000元
- D.贷记银行存款96 000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经办部门的负责人
- B.出纳人员
- C.记账人员
- D.经办人员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其他业务支出”
- D.“营业外支出”
- A.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 B.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
- C.可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实现情况
- D.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收入的实现情况
- A.取得罚款收入400元
- B.销售低值易耗品收入500元
- C.销售商品一批,价款80万元
- D.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1000元
- A.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 B.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 C.不同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可比
- D.不同企业相同经济业务可比
- A.借记“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
- B.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 C.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 D.贷记“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
- A.使用磨损报废
- B.因技术进步而发生的提前报废
- C.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报废
- D.责任事故造成的报废
- A.可做到试算平衡
- B.易于理解,方便学习
- C.能反映各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D.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A.按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 B.按已提的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
- C.按已提的折旧额贷记“累计折旧”
- D.按固定资产的原值贷记“固定资产”
- A.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只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 B.一般而言,对于贵重财产物资,每月都要进行清查盘点
- C.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参与人员少,但专业性很强
- D.一般而言,对于流动性较大的财产物资应根据需要随时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
- A.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但需将上年账户的余额反向结平才能结转下年
- B.需编制记账凭证,并将上年账户的余额反向结平
- C.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也不需要将上年账户的余额结平,直接注明“结转下年”即可
- D.需编制记账凭证予以结平,但不需要将上年账户的余额反向结平
- A.资产类科目
- B.损益类科目
- C.成本类科目
- D.负债类科目
- A.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 B.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将原记账凭证换下,并对账本信息进行修改
- C.用蓝字编写一张调增900元的调整记账凭证
- D.将记账凭证和账簿的错误金额用红字划去,用蓝字填上正确金额,并加盖印章
- A.财务会计报告中列示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
- B.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 C.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 D.财务会计报告中列示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 A.“管理费用”
- B.“实收资本”
- C.“生产成本”
- D.“主营业务收入”
- A.可以全面、系统、分类地反映经济业务
- B.可以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
- C.可以为财产物资的管理提供重要手段
- D.可以为分析和检查经济活动提供依据
- A.“原材料”
- B.“管理费用”
- C.“应付账款”
- D.“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A.自制原始凭证
- B.外来原始凭证
- C.累计原始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
- B.交易或事项是否重要仅取决于项目的性质
- C.交易或者事项是否重要仅取决于金额的大小
- D.交易或者事项是否重要既取决于项目的性质又取决于金额大小
- A.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 B.其借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的数额
- C.其贷方登记销售商品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人数额
- D.期末结转后余额在借方
- A.定期的全面清查
- B.不定期的全面清查
- C.定期的局部清查
- D.不定期的局部清查
- A.销售产品成本
- B.出租包装物成本
- C.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D.原材料销售成本
- A.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
- B.不能反映会计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 D.不能简化总分类账簿的登记工作
- A.借方43000元
- B.借方27000元
- C.贷方43000元
- D.贷方27000元
- A.谨慎性
- B.及时性
- C.相关性
- D.可理解性
- A.本单位会计主管人员
- B.本单位负责人
- C.本单位出纳人员
- D.本单位总会计师
- A.货币资金
- B.应收账款
- C.预收账款
- D.租人的固定资产
- A.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 C.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 D.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 A.自制内容相同的多张原始凭证
- B.编制原始凭证分割单
- C.采用分数编号的方法
- D.A和B两种方法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A.填制会计凭证
- B.登记会计账簿
- C.编制财务预算
-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62
-
某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2013年10月20日购人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款50000元,增值税税额8500元,运输费2000元,装卸费500元,则甲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元。
- A.50000
- B.52500
- C.52000
- D.61000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可变现净值
- D.公允价值
- A.增减记账法
- B.借贷记账法
- C.收付记账法
- D.单式记账法
- A.收入-费用=利润
- B.收入-成本=利润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库存商品
- D.应收账款
- A.材料采购
- B.原材料
- C.在途物资
- D.库存商品
- A.利润的计算
- B.债权债务的结算
- C.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 D.亏损弥补
- A.生产成本
- B.财务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
- B.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可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C.原始凭证除金额错误以外,有其他错误的,应由出具单位重开,或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D.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不可在原始凭证上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