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财产重估增值
- B.固定资产盘盈
- C.银行借款
- D.资本(股本)溢价
- A.科目汇总表
- B.总分类账
- C.明细分类账
- D.汇总记账凭证
-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 B.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 C.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 D.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A.记账凭证没有错误。但账簿记录有数字错误
- B.因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有错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C.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A.材料入库单
- B.发出材料汇总表
- C.购货发票
- D.工资发放明细表
- A.购货合同
- B.工资表
- C.车间派工单
- D.材料请购单
- A.库存现金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
- B.凡需要结算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在“借”或者“贷”等栏内写“借”或者“贷等字样
- C.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周结出余额
- D.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用“θ”表示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交易性金融资产
- D.委托加工物资
- A.“固定资产”
- B.“生产成本”
- C.“营业外支出”
- D.“短期借款”
- A.销货发票
- B.材料验收单
- C.银行付款通知
- D.限额领料单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生产成本
- A.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
- B.属于自然损耗造成的定额内损耗,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 C.剩余净损失或未参加保险部分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 D.一般经营损失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 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 C.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总分类账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A.属于管理的范畴
- B.其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 C.其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 D.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A.借记“坏账准备”
- B.贷记“应收账款”
- C.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 D.贷记“坏账准备”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 A.各个会计科目借方本期发生额
- B.各个会计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
- C.各个会计科目贷方本期余额
- D.各个会计科目借方本期余额
- A.收款凭证分为库存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两种
- B.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 C.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应该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D.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应该编制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 A.会计凭证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B.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 C.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 D.尚未取得原始凭证的经济业务可以先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账
- A.销售商品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成本
- B.预计产品质量保修费用
- C.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
- D.因违约支付的赔偿款
- A.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
- B.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 C.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 D.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 A.董事会提出股票股利分配方案
- B.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
- C.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
- D.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A.150005.5
- B.150005.05
- C.150005.50
- D.1500050.50
- A.所有收款凭证
- B.所有付款凭证
- C.所有转账凭证
- D.用于结账的记账凭证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汇总凭证
- A.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 B.账龄分析法
- C.销货百分比法
- D.购货百分比法
- A.主营业务利润
- B.利润总额
- C.营业利润
- D.净利润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以银行存款归还借款
- C.借入短期借款存入银行
- D.购买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 A.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运输费
- B.修理费
- C.广告费
- D.销售机构人员职工薪酬
- A.材料采购
- B.材料成本差异
- C.制造费用
- D.累计折旧
- A.企业可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账簿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余额是企业可以运用的实际存款数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均为错误
- A.复式记账
- B.成本计算
- C.财产清查
- D.编制财务预算
- A.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 B.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 C.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 D.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 A.重新编制正确凭证
- B.红字更正法
- C.划线更正法
- D.补充更正法
- A.商品销售收入
- B.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 C.接受投资者资本投入
- D.捐赠利得
- A.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
- B.本期增加发生额低于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
- C.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大于期初余额
- D.本期增加发生额超过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差额小于期初余额
- A.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span> </span>贷:库存现金 5000
- B.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span> </span>贷:其他应收款 500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span> </span>贷:应收账款 5000
- D.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span> </span>贷:预收账款 5000
- A.简化报表的编制
- B.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 C.简化明细账工作
- D.发生额试算平衡
- A.可能有借方余额
- B.可能有贷方余额
- C.无余额
- D.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