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债权人同意减免的债务
- B.债务人在未来期间应付的债务本金
- C.债务人在未来期间应付的债务利息
- D.债务人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应付金额
- A.收料单
- B.收取现金后的收据
- C.购货取得的发票
- D.报销差旅费的住宿费单据
- A.借:预付账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 B.借:原材料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 C.借:原材料 585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应付账款 385000
- D.借:原材料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 A.把有关账簿登记齐全,结出余额
- B.准备好银行对账单
- C.准备好各种计量器具,并校对准确
- D.办好各种清查日以前业务的凭证手续,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
- A.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
- B.房屋和建筑物
- C.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 D.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 A.总分类账
- B.明细分类账
- C.备查账
- D.序时账
- A.进行会计核算
- B.实施会计监督
- C.预测经济前景
- D.参与经济决策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情况分析
- A.数量金额式账簿
- B.序时账簿
- C.分类账簿
- D.备查账簿
- A.两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 B.三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 C.多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 D.四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 A.复式记账法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 B.复式记账法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 C.复式记账法能清楚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 D.复式记账法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记录
- A.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 B.贷记“库存商品”
- C.借记“库存商品”
- D.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 A.消费税
- B.营业税
- C.印花税
- D.房产税
- A.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
- B.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 C.土地使用权
- D.汽车销售商用于出售的汽车
- A.“固定资产”
- B.“累计折旧”
- C.“利润分配”
- D.“本年利润”
- A.资产负债表
- B.现金流量表
- C.利润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 B.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 C.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 D.促使企业盈利,提高企业竞争力
- A.可理解性
- B.可靠性
- C.谨慎性
- D.可比性
- A.买价
- B.增值税
- C.安装费
- D.装卸费
- A.“库存现金”
- B.“其他应收款一一备用金”
- C.“管理费用”
- D.“其他应付款”
- A.58.5和50
- B.60.5和50
- C.58.5和52
- D.60.5和52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结算凭证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B.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不同
- C.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
- D.会计账户有结构和格式,而会计科目没有结构和格式
- A.各种会计账簿要分工明确,指定专人管理
- B.会计账簿要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翻阅查看、摘抄和复制
- C.会计账簿一般不得携带外出
- D.会计账簿不得随意交给其他人管理
- A.偿还的应付账款
- B.开出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的款项
- C.冲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D.企业购买材料物资所形成的应付未付款项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27
-
甲公司2014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在借方,数额为50万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万元,分配利润50万元,则2014年末时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为( )万元。
- A.130
- B.150
- C.80
- D.180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 B.“库存现金”
- C.“其他应收款”
- D.“管理费用”
- A.库存现金日记账
- B.库存商品明细账
- C.制造费用明细账
- D.固定资产明细账
- A.附注不属于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 B.附注是对在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
- C.附注是对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
- D.附注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 A.资本溢价
- B.接受外币现金捐赠
- C.投资者实际投入资本
- D.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 A.7000
- B.4350
- C.4000
- D.7350
- A.“资本公积”
- B.“实收资本”
- C.“盈余公积”
- D.“营业外收入”
- 34
-
登记账簿的依据是( )。
- A.会计科目
- B.财务报表
- C.会计凭证
- D.会计账户
- A.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
-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C.对应的记账凭证号数
- D.填制、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
- A.备查账簿
- B.订本式账簿
- C.活页式账簿
- D.卡片式账簿
- A.另一项资产的等额减少
- B.一项所有者权益的等额增加
- C.一项负债的等额减少
- D.一项负债的等额增加
- A.账本
- B.账簿
- C.会计基本等式
- D.试算平衡
- A.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 C.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 A.收料单
- B.限额领料单
- C.购货合同
- D.领料单
- A.通用凭证
- B.专用凭证
- C.累计凭证
- D.汇总凭证
- A.合法性
- B.灵活性
- C.相关性
- D.实用性
- A.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
- B.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记账原理
- C.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
- D.无论哪种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D.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A.职工借支差旅费500元
- B.以库存现金360元购买办公用品
- C.销售产品收入库存现金20000元
- D.购入设备一台,价款100000元未付
- A.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不同
- B.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A.未使用、不需要的固定资产
- B.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人账的土地
-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D.在用的机器设备
- 48
-
会计监督的依据是( )。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会计核算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提供的价值指标
- D.会计核算经济活动所形成的财务成果
- A.订本账
- B.活页账
- C.卡片账
- D.明细账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外部清查
- D.定期清查
- A.“销售费用”的借方
- B.“销售费用”的贷方
- C.“管理费用”的借方
- D.“管理费用”的贷方
- A.发料凭证汇总表
- B.限额领料单
- C.差旅费报销单
- D.工资结算汇总表
- A.应付账款明细账
- B.库存商品明细账
- C.管理费用明细账
- D.短期借款明细账
- A.长期借款的汇兑收益
- B.归还的长期借款的本金
- C.归还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利息
- D.长期借款的汇兑损失
- A.“工程物资”
- B.“在建工程”
- C.“固定资产”
- D.“累计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