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补充登记法
- B.冲销法
- C.划线更正法
- D.红字更正法
- A.借:管理费用2800 贷:库存现金2800
- B.借:库存现金2800 贷:管理费用280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800 贷:库存现金2800
- D.借:库存现金2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800
- A.借:预收账款——N公司7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8产品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银行存款200
- B.借:应收账款——N公司70400 贷:主营业务收人——A产品30000——B产品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银行存款2t)U
- C.借:预收账款——N公司34000应收账款——N公司36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8产品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银行存款200
- D.借: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8产品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银行存款200 贷:预收账款_N公司34000应收账款——N公司36400
- A.原材料
- B.材料采购
- C.预付账款
- D.应付账款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商品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2000
- B.2600
- C.3600
- D.6000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预付及补付的款项登记在账户的借方
- B.该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预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
- C.该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应当补付的款项
- D.预付款项不多的企业,也可将预付款项并人“应付账款”账户核算
- A.资产负债表
- B.附注
- C.现金流量表.
- D.利润表
- A.凭证填制的时间
- B.凭证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 C.凭证填制的方法
- D.凭证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 A.调节后的余额表示企业可以实际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 B.该表是通知银行更正错误的依据
- C.该表是更正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依据
- D.不能够作为调整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原始凭证
- A.所得税费用
- B.制造费用
- C.利润分配
- D.主营业务成本
- A.应收账款
- B.原材料
- C.银行存款
- D.固定资产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B.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 C.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 D.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 A.该企业8月份应在“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中反映借方发生额80万元
- B.该企业8月份应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中反映贷方发生额100万元
- C.该企业8月份应在“销售费用”账户中反映贷方发生额0.5万元
- D.该企业8月份应在“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中反映借方发生额30万元
- A.“库存商品”账户
- B.“原材料”账户
- C.“应收账款”账户
- D.“财务费用”账户
- A.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存现金总账余额核对
- B.应收、应付款项明细账与债权债务人账面记录核对
- C.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明细账核对
- D.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 A.当期销项税额
- B.当期进项税额
- C.销售额
- D.规定的征收率
- A.借:制造费用10000管理费用5000 贷:累计折旧15000
- B.借:银行存款80000 贷:实收资本——A公司55000——8公司25000
- C.借:管理费用——维修费8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60000——乙材料20000
- D.借:制造费用500 贷:库存现金500
- A.明细账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
- B.总账的余额不一定等于其所属明细账的余额的合计数
- C.所有资产类总账的余额合计数应等于所有负债类总账的余额合计数
- D.库存现金日记账实质上就是库存现金的总账
- A.购买价格
- B.印花税
- C.手续费
- D.佣金
- A.资源税
- B.营业税
- C.增值税
- D.印花税
- A.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已转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
- B.赊购设备一台,设备已经交付使用
- C.收到某投资者投资,款项已收存银行
- D.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A.企业的明细账
-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 C.辅助账簿
- D.企业的汇总凭证
- A.预收账款
- B.长期借款
- C.应付债券
- D.应交税费
- A.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
- B.登记日记账的依据
- C.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 D.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 A.营业收入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营业外收入
- D.资产减值损失
- A.1000
- B.4920
- C.4980
- D.5000
- A.10%
- B.17%
- C.5%~10%
- D.25%
- A.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B.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 C.财务部门人员工资
- D.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理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
- C.试算平衡原理
- D.利润=收入一费用,这一会计等式
- A.自制的原始凭证
- B.外出原始凭证
- C.付款凭证
- D.单式凭证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确认
- B.审核
- C.计量
- D.记录
- A.使用当地法定货币
- B.使用美元
- C.使用记账本位币
- D.折算为人民币
- A.账户式
- B.报告式
- C.多步式
- D.单步式
- A.现时义务
- B.潜在义务
- C.过去义务
- D.未来义务
- A.原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批购人存货的实际成本
- B.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
- C.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月购人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
- D.原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批购人存货的计划成本
- A.保管会计档案
- B.稽核
- C.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登记收入、费用账目
- A.“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 B.“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 C.“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 D.“库存商品”账户
- A.企业可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账簿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余额是企业可以动用的实际存款数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均无错误
- A.红字更正法
- B.蓝字更正法
- C.划线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收付实现制
- B.权责发生制
- C.永续盘存制
- D.实地盘存制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现值
- D.公允
- A.“摘要”栏最后一行文字
- B.“X×总账科目”栏最后一行文字
- C.“记账”栏最后一行符号
- D.“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
- A.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 B.本年利润明细账
- C.应付账款明细账
- D.实收资本明细账
- A.划线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红字更正法
- D.刮擦挖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