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任意更正法
- A.32 000
- B.23 000
- C.红字9 000
- D.蓝字9 000
- A.5 000
- B.50 000
- C.红字45 000
- D.蓝字45 000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银行存款
- A.175 000
- B.624 000
- C.834 000
- D.1 299 000
- A.275 000
- B.210 000
- C.107 560
- D.175 000
- A.资产增加387 440元
- B.负债增加210 000元
- C.资产增加175 000元
- D.负债增加177 440元
- A.借:银行存款 58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额(销项税额)85 000
- B.借:长期股权投资 117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l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 C.借:原材料 209 44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560贷:银行存款 l34 000应付账款 110 000
- D.借:主营业务成本 390 000贷:库存商品 390 000
- A.68 000
- B.67 300
- C.67 440
- D.61 49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资产是由于过去或现在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 B.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 C.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D.资产一定具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 A.用现金支付职工薪酬
- B.从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货款未付
- C.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D.用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货款
- A.原材料
- B.在产品
- C.库存商品
- D.固定资产
- A.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B.购买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
- C.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 D.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
- A.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 B.本期发生的净亏损
- C.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 D.累计尚未弥补的亏损
- A.预付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应付账款
- A.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结转人“本年利润”账户
- B.期末“主营业务收人”账户更换新账簿,新旧账之间转记余额。
- C.期末将“制造费用”结转人“生产成本”账户
- D.年度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将余额结转下年
- A.所有者权益
- B.利润
- C.收入
- D.资产
- A.周转材料
- B.存货跌价准备
- C.委托加工物资
- D.生产成本
- A.结转的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 B.结转的清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 C.发生的清理费用
- D.取得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现金流量表
- A.数量大
- B.逐一清点有困难
- C.不便于用计量器具计量
- D.价值低
- 43
-
所有者权益由( )构成。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应付租金
- B.应付购人包装物的款项
- C.应付存入保证金
- D.应付接受劳务的款项
- A.主营业务收入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应收账款
- D.应交税费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投资收益
- C.应收股利
- D.银行存款
- A.大大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总账上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账
- C.不能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 D.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记账凭证不多的单位
- A.只要本单位会计主管批准,就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
- B.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
- C.借出的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按期如数收回
- D.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相应记号
- A.车间机器设备修理费用
-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费用
- C.工会经费和公司经费
- D.劳动保险费
- A.只能设置“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进行核算
- B.只能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
- C.既可以设置“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进行核算,又可以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
- D.可以“现金”账户下设置备用金明细账进行核算
- A.企业改制
- B.更换材料保管员
- C.每日终了时现金的核对
- D.发生自然灾害
- A.收入一费用一利润
- B.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
- C.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 D.资产一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 A.112 000
- B.138 000
- C.44 000
- D.232 000
- A.贰零壹壹年壹拾月拾贰日
- B.贰零壹壹年零壹拾月壹拾贰日
- C.贰零壹壹年拾月壹拾贰日
- D.贰零壹壹年零拾月壹拾贰日
- A.总账的格式不同
- B.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C.登记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 D.会计凭证的种类不同
- A.库存商品
- B.生产成本
- C.本年利润
- D.利润分配
- A.20 000
- B.20 600
- C.23 400
- D.24 000
- A.15
- B.10
- C.20
- D.25
- A.现金折扣
- B.增值税(销项税额)
- C.商业折扣
- D.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A.企业以现金支付各种劳保支出
- B.核定后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单位应当严格遵守,超出部分应于当日终了前存入银行
- C.未经批准,企业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现金支出
- D.1 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零星支出通过现金支付
- A.历史成本
- B.公允价值
- C.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 D.可变现净值法
- A.900 000元
- B.680 000元
- C.1 250 000元
- D.1 030 000元
- A.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B.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C.本月借方余额为l6万元
- D.本月贷方余额为l6万元
- A.10 300
- B.10 400
- C.Il 900
- D.12 000
- A.20%
- B.10%
- C.25%
- D.30%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其他业务成本
- C.营业外支出
- D.固定资产清理
- A.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B.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C.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 A.对于债权和债务,应每月至少核对两次
- B.现金应由出纳人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
- C.对于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应由出纳人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
- D.对于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除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的每月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物品,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
- A.公允价值
- B.可变现净值
- C.历史成本
- D.现值
- A.实用性
- B.合法性
- C.谨慎性
- D.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