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74 000
- B.73 000
- C.84 000
- D.76 000
- A.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B.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C.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D.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对增加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A.58 000
- B.59 000
- C.61 000
- D.57 000
- A.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2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B.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2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C.资产的不同项目此增彼减,资产总额不变
- D.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此增彼减,权益总额不变
- A.借:其他应收款——差旅费 400 贷:库存现金 400
- B.借:银行存款 6 000 贷:实收资本 6 000
- C.借:应付账款 5 000 贷:应付票据 5 000
- D.借:利润分配 1 000 贷:应付股利 1 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4
-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是否办理竣工结算,均应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并相应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
- 正确
- 错误
- 17
-
一般纳税企业购人货物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无论是否可以抵扣,均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核算,待确定不可折扣时,再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账户转出。(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7
-
产成品的构成包括( )。
- A.销售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直接材料费用
- D.直接人工费用
- A.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直接用蓝字重新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即可
- B.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再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 C.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填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
- D.记账凭证正确,登账时书写错误,采用划线更正法
- A.调节后的余额表示企业可以实际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 B.该表是通知银行更正错误的依据
- C.该表是更正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依据
- D.不能够作为调整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原始凭证
- A.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 B.盈余公积补亏
- C.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D.年初未分配利润
- A.如实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 B.不考虑账户之间的联系
- C.便于了解交易或事项的内容
- D.便于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 A.收料单、领料单
- B.限额领料单、销售发票
- C.购货合同、银行对账单
- D.工资发放明细表、折旧计算表
- A.进货发票
- B.银行转来的各种结算凭证
- C.工资发放明细表
- D.出差人员车票
- A.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
- B.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
- C.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 D.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 A.发现库存现金被盗
- B.与其他企业合并
- C.年终决算时
- D.自然灾害造成部分财产损失
- A.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账户之间互为对应账户
- B.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其借方账户与贷方账户之间互为对应账户
- C.通过试算平衡,若企业的全部账户的借贷方金额合计相等,则账户记录正确
- D.企业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A.待处理财产盘亏金额
- B.待处理财产盘盈金额
- C.根据批准的处理意见结转待处理财产盘亏数
- D.根据批准的处理意见结转待处理财产盘盈数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草书填写,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银行也可以受理
- B.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的,在“元”,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可以不写“整”
- C.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1个“零”字
- D.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
- A.书写要清楚、规范
- B.填制要及时
- C.内容要完整
- D.记录要真实
- A.凭证日期是否真实、数据是否真实
- B.对通用原始凭证,还应审核凭证本身的真实性,防止以假冒的原始凭证记账
- C.对外来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单位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
- D.业务内容是否真实
- A.登记的依据相同
- B.登记的账户方向相同
- C.所属的会计期间相同
- D.登记的金额相等
- A.收料单
- B.借款单
- C.购物发票
- D.折旧计算表
- A.资产=权益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收入-费用=利润
- D.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A.它可以大大减轻总账的登记工作
- B.它能使总账明确地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 C.它可以对各账户的当期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
- D.它适用于规模大、业务量多的大、中型企业
- A.账户的名称
- B.登记账簿的日期栏
- C.摘要栏
- D.总页次和分户页次栏
- A.确认
- B.计量
- C.记录
- D.报告
- A.长期股权投资
- B.长期应付款
- C.盈余公积
- D.固定资产
- A.企业的基本情况
- B.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
- C.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D.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 A.未分配利润
- B.净利润
- C.未弥补亏损
- D.利润总额
- A.“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 B.“制造费用”明细分类账
- C.“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
- D.“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 A.“银行存款”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D.“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 A.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 B.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核对
- C.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部门的有关明细账相核对
- D.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核对
- A.“留存收益”
- B.“实收资本”
- C.“未分配利润”
- D.“资本公积”
- A.管理费用
- B.生产成本
- C.库存商品
- D.本年利润
- A.税前利润
- B.资本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盈余公积
- A.固定资产
- B.实收资本
- C.无形资产
- D.银行存款
- A.记账凭证的名称、日期、编号及经济业务摘要
- B.交易或事项涉及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及金额
- C.记账标记及原始凭证附件
- D.单位负责人签章
- A.20天
- B.60天
- C.90天
- D.4个月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C.现金收款凭证
- D.现金付款凭证
- A.“营业外支出”
- B.“其他业务支出”
- C.“主营业务成本”
- D.“销售费用”
- A.利息收入
- B.缴纳城建税
- C.诉讼费
- D.购买固定资产支出
-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 B.会计预算和会计决算
-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 D.会计分析和会计决策
- A.总分类科目
- B.会计科目
- C.会计主体
- D.明细分类科目
- A.债务重组利得
- B.接受捐赠
- C.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 D.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 A.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
- B.外来原始凭证金额错误,可在原始凭证上更正但需签名或盖章
- C.凡是账簿记录金额错误,都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 D.自制原始凭证无须经办人签名或盖章
- A.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错误
- B.记账凭证上记账方向错误
- C.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 D.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
- C.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D.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