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应付账款核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应付未付的款项
- B.应付账款可以按照供应单位设置明细科目
- C.应付账款的余额一般在贷方
- D.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款项
- A.经批准转销的坏账
- B.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
- C.结转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D.收回过去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
- A.能够收回
- B.无法收回
- C.收同的可能性极小
- D.收回的可能性较小
- A.增值税销项税额
- B.增值税进项税额
- C.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
- D.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A.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 B.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C.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D.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A.工作量法
- B.年限平均法
- C.年数总和法
- D.双倍余额递减法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
- D.营业外支出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在建工程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 B.固定资产的原值
- C.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 D.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
- 2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固定资产提足折旧之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
- B.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 C.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 D.对于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的净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 A.原材料
- B.在途物资
- C.材料采购
- D.材料成本差异
- A.生产用原材料
- B.包装材料
- C.自制半成品
- D.国外进口的商品
- A.库存现金
- B.应付账款
- C.原材料
- D.长期借款
- A.投资收益
- B.交易性金融资产
- C.应收股利
- D.银行存款
- A.购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核算,不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 B.为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相关费用,不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 C.为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相关费用,应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 D.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应确认投资收益
- A.本月实际支付的工资数
- B.本月应分配的丁资总额
- C.本月结转的代扣款项
- D.本月多支付的工资数
- A.银行存款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 D.管理费用
- A.借:预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 B.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 C.借:预收账款 贷:原材料
- D.借:银行存款 贷:原材料
- A.已经提取的坏账准备
- B.收回以前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
- C.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
- D.已确认的坏账损失超出坏账准备的余额
- A.应收账款
- B.坏账准备
- C.资产减值损失
- D.销售费用
- A.23 400
- B.21 060
- C.1 8 000
- D.21 400
- A.销售商品应收的款项
- B.销售原材料应收的款项
- C.提供劳务应收的款项
- D.应收的各种赔款
- A.工作量法
- B.年限法平均
- C.双倍余额递减法
- D.年数总和法
- A.本月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 B.当月购入的设备
- C.未提足折旧上月提前报废的设备
- D.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 A.1 000
- B.1 100
- C.1 200
- D.1 500
- A.材料采购
- B.工程物资
- C.原材料
- D.在途物资
- A.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B.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
- C.月初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D.月初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
- A.投资收益
- B.营业外收入
- C.财务费用
- D.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调整
- A.运杂费
-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D.入库后的保管费用
- A.48 400
- B.48 000
- C.472 00
- D.40 000
- A.应收利息
- B.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C.投资收益
- D.财务费用
- A.90
- B.93
- C.97.5
- D.100.5
- A.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
- B.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
- C.支付前欠货款
- D.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一张
- A.1个月
- B.6个月
- C.10个月
- D.1年
- A.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库存现金 20 000
- B.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 000
- C.借:库存现金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 D.借:库存现金 2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