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
-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 C.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
- D.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 A.既要记入有关总账,又要记入有关总账所属的明细账
- B.登记总账盒所属明细账的依据应该相同
- C.必须在同一天登记总账和所属明细
- D.登记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借贷方向相同
- A.所依据的会计凭证相同
- B.借贷方向相同
- C.所属会计期间相同
- D.记入总账的金额与记入所属明细账金额合计相等 .
- A.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
- B.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 C.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 D.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
- A.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之和
- B.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
- C.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D.总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记账符号
- B.记账时间
- C.记账金额
- D.账户名称
- A.用错帐户名称
- B.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 C.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 D.借贷方账户记账方向颠倒
- A.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 B.增加额试算平衡法
- C.减少额试算平衡法
- D.余额试算平衡法
- A.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 B.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 C.记账方向由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来决定
- D.可以进行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
- A.资产、费用的增加数
- B.权益、收入的减少数
- C.资产、费用的减少数
- D.权益、收入的增加数
- A.资产、费用的增加数
- B.权益、收入的减少数
- C.资产、费用的减少数
- D.权益、收入的增加数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接受投资
- C.赊购商品
- D.以现金偿还债务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账户的对应关系
- C.账户的结构
- D.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 A.会计科目
- B.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
- C.经济业务
- D.试算平衡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记录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
- B.记账的依据不同
- C.记账的方向不同
- D.记账的期间不同
- A.借方发生额为12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000元
- B.借方发生额为4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000元
- C.借方发生额为4000元,贷方发生额为l0000~
- D.借方发生额为6000元,贷方发生额为8000元
- A.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
- 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的依据不同
- C.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 D.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朴充说明作用
- A.对应关系
- B.会计分录
- C.对应账户
- D.试算平衡
- A.借贷记账法
- B.试算平衡
- C.复式记账法
- D.平行登记
- A.复式记账
- B.对账
- C.试算平衡
- D.查账
- A.本月借方余额为16万元
- B.本月贷方余额为16万元
- C.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D.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A.130
- B.160
- C.100
- D.110
- A.借方40
- B.贷方40
- C.借厅120
- D.贷方120
- A.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措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A.借方
- B.贷方
- C.无余额
- D.借方或贷方
- A.借方
- B.货方
- C.无余额
- D.借方或贷方
- A.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
- B.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增加
- C.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增加
- D.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减少
- A.收付记账法
- B.借贷记账法
- C.增减记账法
- D.来去记账法
- A.收入的增加或费用(成本)的增加
- B.收入的增加或费用(成本)的减少
- C.收入的减少最费用(成本)的增加
- D.收入的减少或费用(成本)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