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借:应收账款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 B.借:应收账款936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
- C.借:应收账款1053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00
- D.借:银行存款81900贷:主营业务收入7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某政府部门
- B.个人独资企业
- C.企业集团
- D.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
- A.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B.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 C.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 D.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 A.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
- B.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
- C.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
- D.有角无分的,分位也可以用符号“-”代替
- A.初级会计师
- B.中级会计师
- C.注册会计师
- D.高级会计师
- A.盘亏的固定资产
- B.出售的固定资产
- C.报废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广告费
- B.销售网点人员工资
- C.展览费
- D.业务招待费
- A.也叫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B.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 C.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
- D.同移动平均法的原理基本相同
- A.依次编写页码
- B.加具封面
- C.装试成册
- D.加盖公章
- A.先借后贷,即借方在前,贷方在后
- B.贷方的文字和数字都要比借方后退两格书写
- C.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多借多贷情况下,多借或多贷方的文字要对齐,金额也要对齐
- D.以上都是
- A.借记“固定资产”20万元
- B.贷记“实收资本”20万元
- C.贷记“固定资产”20万元
- D.借记“实收资本”20万元
- A.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
- B.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
- C.企业管理的要求
- D.规定保管期限
- 34
-
下列属于对账的是( )。
- A.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之间的核对
- B.总分类账簿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 C.现金日记账的期末余额合计与现金总账期末余额的核对
- D.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额的核对
- A.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 B.总分类会计科目详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 C.总分类会计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控制作用
- D.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是对总分类会计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 B.提供劳务的收入
- C.营业外收入
- D.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 A.当期销项税额
- B.当期进项税额
- C.销售额
- D.规定的征收率
- 38
-
利润表是企业的( )。
- A.主要会计报表
- B.经营成果报表
- C.动态报表
- D.静态报表
- A.实地盘点法
- B.技术推算法
- C.抽样盘存法
- D.函证核对法
- A.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 B.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
- C.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 A.利润分配
- B.实收资本
- C.累计折旧
- D.主营业务成本
-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
- B.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 C.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 D.债权人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不变
- A.购货方获得的商业折扣
- B.购货方获得的销售折让
- C.购货方获得的现金折扣
- D.购货方放弃的现金折扣
- A.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
- B.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记账凭证
- C.以现金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
- D.职工临时性借款的记账凭证
- A.销售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在建工程
- D.固定资产
- A.现金盘点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现金盘点报告表
- D.对账单
- A.生产成本
- B.甲材料
- C.制造费用
- D.应付职工薪酬
- A.库存现金
- B.银行存款
- C.其他货币资金
- D.有价证券
- A.转字第××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D.收字第1/2和收字第2/2号
- A.登账
- B.计算
- C.分析
- D.报告
- A.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 B.在单式记账法下,账户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和相互平衡关系
- C.单式记账法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和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D.这种方法适用于业务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 A.90
- B.100
- C.120
- D.130
- A.120000
- B.20000
- C.100000
- D.2000
- A.费用的增加
- B.收入的增加
- C.费用的减少
- 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A.配比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可比性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成本
- B.资产
- C.损益
- D.所有者权益
- A.记账规则
- B.账户结构
- C.账户对应关系
- D.记账符号
- A.试算平衡
- B.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
- C.会计科目
- D.经济业务
- A.其他应收款
- B.库存现金
- C.制造费用
- D.生产成本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经济业务内容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经济业务类型
- A.收料单
- B.折旧计算表
- C.增值税专用发票
- D.差旅费报销单
- A.增加额记借方
- B.增加额记贷方
- C.减少额记借方
- D.期末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