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 000
- B.50 000
- C.红字45 000
- D.蓝字45 000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任意更正法
- A.32 000
- B.23 000
- C.红字9 000
- D.蓝字9 000
- A.“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584 500元
- B.“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622 000元
- C.“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为283 750元
- D.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l l07 500元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银行存款
- A.35 000
- B.37 500
- C.50 000
- D.59 000
- A.35 000
- B.37 500
- C.50 000
- D.59 000
- A.35 000
- B.37 500
- C.50 000
- D.59 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20年、25年5类
- B.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l年
- C.会计档案销毁时,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 D.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 A.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 B.账户式分左右两方
- C.我国企业采用账户式结构
- D.账户式分上下两方
- A.整理立卷,装订成册
- B.销毁,以免泄密
- C.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D.交到上级主管部门
- A.减少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能够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
- C.可以根据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
- D.简明易懂
- A.备查账
- B.各种活页账簿
- C.账簿启用和经营人员一览表
- D.原始凭证
- A.划线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红字更正法
- D.刮擦挖补法
- A.记账凭证上的日期
- B.自制凭证上的日期
- C.实际登记账簿的日期
- D.月末
- A.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B.有关的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D.有关的现金收款凭证
- A.卡片账
- B.序时账簿
- C.数量金额式
- D.订本账
- 39
-
记账凭证可以( )填制。
- A.将不同内容的原始凭证汇总
- B.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
- C.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
- D.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
- A.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 B.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 C.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 D.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
- A.应收账款
- B.固定资产
- C.库存现金
- D.银行存款
- A.所有账户的发生额
- B.所有账户的余额
- C.所有性质相同账户的发生额
- D.所有性质相同账户余额
- A.固定资产盘盈的净收益
- B.销售多余材料的收入
- C.出租固定资产的收入
- D.转让无形资产的收入
- A.管理费用
- B.所得税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长期待摊费用
- A.证明经济业务的合法性
- B.证明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 C.将会计数据进行科学的归类和记录
- D.为算账、报账等提供基础条件
- A.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l0 000元
- B.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0 500元
- C.期末余额在借方:239 160元
- D.期末余额在贷方:239 160元
- A.可使用民族文字,但不能使用外国文字
- B.应当使用中文
- C.应当使用中文和英文
- D.必须使用中文的同时,可以用其他通用文字
- A.费用
- B.收入
- C.资产
- D.利润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 A.会计核算
- B.预测和决策
- C.会计监督
- D.会计分析
- A.470万元
- B.170万元
- C.570万元
- D.30万元
- A.以负数填列在“预提费用”项目下
- B.将借方余额合并填列在“待摊费用”项目下
- C.以正数填列在“预提费用”项目下
- 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以
- A.总分类账
- B.明细分类账
- C.序时账
- D.备查账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一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 C.收入一费用=利润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 A.重新填制记账凭证
- B.更正并加盖公章
- C.更正并加盖更正人员印章
- D.更正并加盖更正人员印章和公章
- A.预付及补付的款项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
- B.该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预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
- C.该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应当补付的款项
- D.预付款项不多的企业,也可将预付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
- A.累计进行利润分配的总额
- B.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 C.未弥补的亏损
- D.未分配的利润
- A.费用
- B.损失
- C.负债
- D.所有者权益
- A.货币资金
- B.存货
- C.应收账款
- D.资本公积
- A.借方3 000元
- B.贷方8 000元
- C.借方5 000元
- D.贷方5 000元
- A.其他应收款
- B.应收账款
- C.预付账款
- D.管理费用
- A.规模小、业务少
- B.规模大、业务多
- C.规模较大、业务较少
- D.收付款业务多、会计科目使用少
- A.57 200元
- B.8 020元
- C.24 220元
- D.19 720元
- A.280 000
- B.300 000
- C.360 000
- D.380 000
- A.现金支票既可以提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
- B.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支取现金
- C.不得签发空头支票
- D.支票金额必须在付款单位的存款余额内
- A.固定资产
- B.存货
- C.现金
- D.往来款项
- A.费用的增加
-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C.负债的减少
- D.收入的增加
- A.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其借方账户与贷方之间互为对应账户
- B.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账户之间互为对应账户
- C.试算平衡的目的是确定企业的全部账户的借贷方金额会计是否相等
- D.复合会计分录是指同时存在个以上借方账户和两个以上贷方账户的会计分录
- A.两栏式
- B.三栏式
- C.多栏式
- D.数量金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