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2月末的资产总额为378000元
- B.12月末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60000元
- C.12月末的负债总额为50000元
- D.12月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5000元
- A.固定资产借方余额245000元
- B.应付账款贷方余额48000元
- C.实收资本贷方余额310000元
- D.资本公积借方余额10000元
- A.借方发生额合计为43000元
- B.借方发生额合计为68000元
- C.贷方发生额合计为25000元
- D.贷方发生额合计为60000元
- 4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甲公司2013年11月30日简要资产负债表如下:资产负债表(简表)2013年11月30日单位:元
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银行存款
98000
应付账款
20000
原材料
62000
应付票据
30000
固定资产
210000
实收资本
305000
资本公积
15000
合计
370000
合计
370000
12月,甲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以银行存款35000元购买生产用设备一套;(2)将到期无力偿还的应付票据20000元转为应付账款;(3)将资本公积5000元转增实收资本;(4)购进生产用材料8000元,款项尚未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和各种税费。
以上资产负债表简表中,期末余额一定在贷方的( )。
查看材料
- A.银行存款
- B.原材料
- C.实收资本
- D.应付账款
- A.以银行存款35000元购买生产用设备,会引起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
- B.将到期无力偿还的应付票据20000元转为应付账款,会引起负债内部的一增一减
- C.将资本公积5000元转增资本,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内的一增一减
- D.购进生产用材料8000元,款项尚未支付,资产总额不变
- A.为了排除未达账项的影响,确定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查明是否存在其他差错,企业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B.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为了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更改账簿记录
- C.银行存款清查采用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
- D.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往往不一致
- A.(1)(2)
- B.(2)(3)
- C.(1)(3)
- D.(2)(4)
- A.可能存在尚未核对出的其他未达账项
- B.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可能存在记账差错
- C.企业或银行的账簿记录正确无误
- D.银行对企业存款的记账可能存在差错
- A.7000
- B.28700
- C.18000
- D.36000
- 10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甲公司2013年10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1125000元,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为1106700元。经与银行对账,发现有以下几笔未达账项:(双方均无记账差错)(1)10月16日存人从其他单位收到的银行转账支票一张计36000元,银行尚未人账。(2)10月20日购人材料一批,开出转账支票287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和取款手续,银行尚未入账。(3)银行代企业付水电费18000元,企业尚未收到转账付款通知。(4)委托银行代收的外埠存款7000元,银行已入账,但收款通知尚未到达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013年10月31日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企业账面存款余额
1125000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
1106700
加:银行已收,企业尚未入账的款项
E
加:企业已收,银行尚未入账的款项
减:银行已付,企业尚未入账的款项
减:企业已付,银行尚未入账的款项
调节后的余额
调节后存款余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是否相符,属于( )。
查看材料
- A.账证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表核对
- D.账实核对
- A.定期清查
- B.不定期清查
- C.全面清查
- D.局部清查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会计报表
- D.会计报表附注
- A.项目的重要性程度
- B.项目的流动性大小
- C.项目的收益性高
- D.项目的金额大小
- A.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费用
- B.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 C.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费用
- A.总分类账反映经济业务较详细
- B.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C.有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 D.便于核对账目和进行试算平衡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所依据的会计凭证相同
- B.借贷方向相同
- C.所属会计期间相同
- D.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记人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 A.贷方30万元
- B.借方40万元
- C.贷方40万元
- D.借方30万元
- A.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 B.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 C.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开始
- D.最后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会计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
- B.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 C.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 D.债权人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不变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 C.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 D.材料明细分类账
- A.从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
- B.从开户银行中提取支付
- C.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 D.坐支现金
- A.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 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 D.会计监督和会计监督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 A.银行收付款通知单
- B.开工单
- C.生产通知单
- D.经济合同
- A.对外提供担保
- B.未决诉讼
- C.产品质量保证
- D.亏损性合同
- A.可比性
- B.及时性
- C.相关性
- D.实质重于形式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会计机构
- B.档案管理部门
- C.会计师事务所
- D.业务部门
- A.资本
- B.债权、债务
- C.现金、银行存款
- D.财物
- A.负债的增加额
- B.资产的增加额
- C.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 D.成本费用的减少额
- A.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
- C.净利润
- D.营业利润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A.制造费用
- B.财务费用
- C.销售费用
- D.主营业务收入
- A.计人主营业务收入
- B.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C.计入营业外收入
- D.冲减管理费用
- A.三栏式明细账
- B.多栏式明细账
- C.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D.横线登记式明细账
- A.登记增加额
- B.登记减少额
- C.不一定
- D.借方发生额
- A.便于查账
- B.防止遗漏
- C.防止隔页
- D.保持账簿记录的连续性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收入类
- D.所有者权益类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B.财产清查
- C.设置会计科目
- D.登记会计账簿
- A.调整账户
- B.结算账户
- C.暂记账户
- D.盘存账户
- A.重要性原则
- B.可靠性原则
- C.可比性原则
-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利润分配表
- D.现金流量表
- A.1000
- B.4920
- C.4980
- D.5000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分类清查
- D.不定期清查
- A.由会计主管人员更正
- 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且加盖公章
- C.由经办人更正并加盖公章
- D.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A.会计凭证传递
- B.会计账簿组织
- C.会计工作组织
- D.账务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