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业务支出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66000 贷:固定资产 66000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66000 累计折旧 12000 贷:固定资产 78000
- C.借:营业外支出 66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66000
- D.借:营业外支出 66000 累计折旧 12000 贷:固定资产 78000
- A.1096000
- B.936000
- C.960000
- D.776000
- A.在建工程
- B.固定资产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150000
- B.165000
- C.262500
- D.270000
- A.借:固定资产——机床 650000 贷:累计折旧 120000实收资本480000
- B.借:固定资产——机床 480000 贷:累计折旧 120000 实收资本 360000
- C.借:固定资产——机床 530000 贷:实收资本 530000
- D.借:固定资产——机床 480000 贷:实收资本 480000
- A.200000
- B.240000
- C.840000
- D.348000
- A.200000
- B.220000
- C.350000
- D.360000
- A.160000
- B.170000
- C.560000
- D.640000
- A.严格审核会计账簿的记录和有关资料
- B.进行全面财产清查、核实债务,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 C.按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 D.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 A.应收账款
- B.固定资产
- C.长期股权投资
- D.无形资产
- A.其他应收款
- B.库存现金
- C.备用金
- D.银行存款
- A.资本溢价
- B.盈余公积金转人
- C.股本溢价
- D.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
- A.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
- B.往来款项的清查要按每一个经济往来单位填制“往来款项对账单”
- C.采用发函询证法,对方单位经过核对相符后,在回联单上加盖公章退回,表示已经核对
- D.“现金盘点报告表”不能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不能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受托代销物资
- B.委托代销物资
- C.经营出租固定资产
- D.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 27
-
限额领料单不属于( )。
- A.外来原始凭证
- B.累计凭证
- C.一次凭证
- D.汇总凭证
- A.发料凭证汇总表
- B.限额领料单
- C.差旅费报销单
- D.工资结算汇总表
- A.本月科目汇总表借方发生额为28600元,贷方发生额为28600元
- B.本月科目汇总表借方发生额为28600元,贷方发生额为20000元
- C.本月现金账户借方发生额为5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0600元
- D.本月现金账户借方发生额为20600元,贷方发生额为20600元
- A.清查现金实有数,并且与日记账余额核对
- B.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并且由出纳亲自盘点
- C.盘点结果应填列“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出纳人员和盘点人员共同签章生效
- D.检查库存现金的遵守情况,检查有无白条抵库
- A.购买办公用品支出
- B.购人机器设备支出
- C.支付的销售运费
- D.支付的工人工资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生产成本”明细账
- C.“制造费用”明细账
- D.“管理费用”明细账
- A.从银行提取现金3000元备用
- B.将现金50000元存入银行
- C.销售产品35100元货款存人银行
- D.收回甲单位前欠货款20000元
- A.该核算程序大大简化了登记总账的工作
- B.通过编制科目汇总表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 C.科目汇总表能够清晰地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D.适用于规模大、业务多的企业
- A.及时性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配比原则
- D.历史成本原则
- A.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D.收入-费用=利润
- A.收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付款凭证
- D.汇总凭证
- A.2
- B.3
- C.4
- D.5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权责发生制原则
- D.货币计量
- 40
-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 A.记账、算账和报账
- B.核算和监督
- C.预测、决策和分析
- D.监督和管理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D.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A.完整性
- B.连续性
- C.系统性
- D.及时性
- 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 B.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 C.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负债增加
- D.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
- A.855
- B.867
- C.870
- D.874
- A.费用增加
- B.负债增加
- C.所有者权益增加
- D.收入增加
- A.付字第××1/2号和付字第××2/2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D.转字第××号
- A.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 B.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费用增加
- C.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资产增加
-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 A.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分别设置账
- B.可以提供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发生额
- C.可以提供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静态、动态资料
- D.逐日逐笔顺序登记并随时结出当日余额
- A.官厅会计
- B.复式记账法
- C.注册会计师协会
- D.成本会计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取代原始凭证
- B.便于编制会计报表
- C.确认会计分录,便于登账
- D.便于审核原始凭证
- A.855
- B.867
- C.870
- D.13.874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制造费用
- D.待摊费用
- A.经营活动
- B.投资活动
- C.筹资活动
- D.业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