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
- C.应付股利
- D.净利润
-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
- C.应付股利
- D.银行存款
- A.5100000
- B.4100000
- C.5600000
- D.5900000
-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600000
- B.300000
- C.900000
- D.750000
- A.800
- B.743
- C.842.2
- D.843
- A.业务(5)
- B.业务(6)
- C.业务(7)
- D.业务(8)
- A.业务(3)
- B.业务(4)
- C.业务(5)
- D.业务(6)
- A.业务(1)
- B.业务(2)
- C.业务(5)
- D.业务(8)
- A.业务(1)
- B.业务(2)
- C.业务(3)
- D.业务(4)
- A.每月支付
- B.按季度进行支付
- C.到期一次支付
- D.取得款项时一次性扣除
- A.盘存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现金盘点报告表
- A.借记盈余公积
- B.贷记利润分配
- C.借记利润分配
- D.贷记应付股利
- A.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增加
-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 D.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 A.借:原材料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
- B.借:银行存款 1000贷:现金 1000
- C.借:生产成本 5000制造费用 1500贷:原材料 6500
- D.借:生产成本 7200制造费用 1200贷:累计折旧 84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限额领料单
- B.职工困难补助发放表
- C.实存账存对比表
- D.发料凭证汇总表
- A.主营业务收入
- B.所得税费用
- C.其他业务支出
- D.投资收益
- A.结清的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
- B.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
- C.清偿各类账户
- D.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余额
- A.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 B.购买办公用品的支出
- C.购买无形资产的支出
- D.购入原材料的支出
- A.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
- B.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
- C.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
- D.有角无分的,分位也可以用符号“-”代替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城建税
- A.职工集体福利设施
- B.职工津贴
- C.企业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 33
-
资产的特点有( )。
- A.必须是有形的
- B.必须是企业所拥有的
- C.必须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 D.必须是经济资源
- A.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 B.预计净残值
-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A.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
- B.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
- C.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额
- D.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额
- A.其他应收款
- B.库存现金
- C.制造费用
- D.生产成本
- A.实存>;账存
- B.实存<;账存
- C.账存=实存
- D.实存≠账存
- A.600
- B.702
- C.1000
- D.1170
- 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借项凭证和贷项凭证
- C.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 D.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A.人事部门的相关人员
- B.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
- C.会计部门的非出纳人员
- D.会计部门的任何人员
- A.会计主体假设
- B.持续经营假设
- C.权责发生制假设
- D.会计分期假设
- A.谨慎性原则
- B.可比性原则
- C.一贯性原则
- D.配比原则
- A.谨慎性
- B.重要性
- C.实质重于形式
- D.客观性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长期待摊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全部会计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 B.全部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
- C.资产类和负债类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 D.资产类和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 A.以正数列示
- B.以负数列示
- C.用红字列示
- D.用蓝字列示
- A.8
- B.9
- C.10.5
- D.11.3
- A.根据“应付账款”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 B.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总账账户的余额合计填列
- C.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 D.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 A.购买固定资产未付款
- B.外商以货币资金对企业投资
- C.销售商品收到支票一张
- D.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 A.流水账
- B.序时账
- C.分类账
- D.备查账
- A.平行登记法
- B.汇总登记法
- C.分类登记法
- D.逐笔登记法
- A.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 B.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 C.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其本国文字
- D.我国设立在境外的企业,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文
- A.会计要素
- B.会计科目
- C.会计账户
- D.会计对象
- 54
-
期间费用不包括( )。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销售费用
- A.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 B.历史成本原则
- C.权责发生制原则
- D.货币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