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收账款”总账本月借方发生额为317000元
- B.“应收账款”总账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17000元
- C.“应收账款”总账本月贷方发生额为200000元
- D.“应收账款”总账3月末借方余额为477000元
-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A.“应收账款——W企业”明细账借方余额为100000元
- B.“应收账款——W企业”明细账借方余额为300000元
- C.“应收账款”总账借方余额为360000元
- D.应收账款所有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为360000元
- A.45000和60000
- B.45000和85000
- C.60000和60000
- D.85000和85000
- A.30000
- B.50000
- C.60000
- D.80000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借:银行存款 234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 B.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贷:银行存款 234000
- C.借:主营业务收人 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贷:银行存款 234000
- D.借:库存商品 14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140000
- 8
-
根据以下表格,回答题乙公司2013年12月份结账后,有关账户的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金额单位:元):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账户
借
贷
借
贷
借
贷
应收账款
E
5500
16300
77500
生产成本
18000
F
45000
15000
库存商品
100000
45000
60000
85000
主营业务成本
I
J
实收资本
500000
K
560000
字母E和F的金额分别为( )元。
查看材料
- A.7750042000
- B.7750015000
- C.8830042000
- D.8830015000
- A.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0——乙产品 78000制造费用 3000管理费用 2000贷:原材料——A材料 20300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7000——乙产品 47000制造费用 17100管理费用 22800贷:应付职工薪酬153900
- B.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0——乙产品 78000制造费用 5000贷:原材料——A材料 20300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7000——乙产品 47000制造费用 17100管理费用 228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53900
- C.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0——乙产品 78000制造费用 5000贷:原材料——A材料 20300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7000——乙产品 47000制造费用 17100管理费用 22800贷:应付工资 153900
- D.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0——乙产品 78000制造费用5000贷:原材料——A材料 20300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7000——乙产品 47000制造费用 17100管理费用 22800贷:应付工资 153900
- A.借:制造费用 4000管理费用 1000贷:累计折旧 5000
- B.借:生产成本 4400贷:银行存款 4400
- C.借:制造费用 8400管理费用 1000贷:累计折旧 5000银行存款 4400
- D.借:管理费用 4400贷:银行存款 4400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其中,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4000元,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000元)。生产车间购买办公用品4400元,以银行存款付讫。
- A.收到已转销的坏账时,借记“应收账款”5300元,贷记“坏账准备”5300元
- B.收到已转销的坏账时,借记“银行存款”5300元,贷记“应收账款”5300元
- C.新确认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1800元,贷记“坏账准备”1800元
- D.新确认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1800元,贷记“应收账款”1800元
- A.流动负债
- B.短期负债
- C.非流动负债
- D.预计负债
- 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C.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A.支付安装的设备价值
- B.安装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工资费用
- C.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利息费用
- D.安装完毕后但尚未使用产生的费用支出
- 1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账簿和账户是互不关联的两个概念
- B.账簿序时、分类的记载经济业务,是在个别账户中完成的
- C.账簿是内容,账户是其表现形式
- D.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C.编制会计报表
- D.成本计算
- A.上级主管部门
- B.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审计部门
- D.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 A.已经购人但未存放在本企业的货物
- B.已售出但货物尚未运离本企业的存货
- C.已经运离企业但尚未售出的存货
- D.未购入但存放在企业的存货
- A.银行存款
- B.管理费用
- C.固定资产清理
- D.固定资产
- 21
-
限额领料单属于( )。
- A.累计原始凭证
- B.外来原始凭证
- C.自制原始凭证
- D.一次原始凭证
- A.资产的增加
-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C.收入的减少或期末结转数
- D.成本的增加数
- A.长期借款
- B.长期应付款
- C.应付债券
- D.其他应付款
- A.数字写小
- B.记反账
- C.数字写大
- D.相邻数字颠倒
- A.一次凭证是记载一笔经济业务,累计凭证是记载多笔经济业务
- B.累计凭证是自制原始凭证,一次凭证是外来原始凭证
- C.累计凭证填制的手续是多次完成的,一次凭证填制的手续是一次完成的
- D.累计凭证是汇总凭证,一次凭证是单式凭证
- A.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
- B.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 C.进行账务处理,填制有关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 D.追回由于责任者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
- A.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
- B.借:财务费用贷:固定资产
- C.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
- D.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 A.小规模纳税人应该按照不含税销售额和规定的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 B.小规模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进项”和“销项”专栏
- C.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D.小规模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进行抵扣
- A.预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主营业务收入
- D.资本公积
- 正确
- 错误
- A.收款凭证
- B.收料单
- C.付款凭证
- D.转账凭证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用蓝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80元
- B.用红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80元
- C.用红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25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2580元
- D.用蓝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2500元,贷记“应收账款”账户2500元
- A.材料物资账的明细账一般用数量金额式
- B.成本费用账的明细账一般用多栏式
- C.债权债务账的明细账一般用三栏式
- D.收入收益类明细账一般用横线登记式
- A.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
- B.销售产品,货款未收
- C.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 D.向银行借入款项,存人结算户
- 43
-
按净值计价适用于( )。
- A.新建的固定资产
- B.盘盈的固定资产
- C.盘亏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支付的广告费
- B.支付的厂部办公用品费
- C.支付的利息费用
- D.支付的车间办公用品费
- A.利润表
-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C.现金流量表
- D.资产负债表
- A.银行收付款通知单
- B.开工单
- C.生产通知单
- D.限额领料单
- A.融资租人生产设备的原价
- B.经营性租入设备的原价
- C.经营性租出设备的原价
- D.转入清理的生产设备的原价
- A.借:生产成本 7000贷:累计折旧 7000
- B.借:制造费用 7000贷:累计折旧 7000
- C.借:管理费用 7000贷:累计折旧 7000
- D.借:制造费用 7000贷:固定资产 7000
- A.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 B.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 C.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D.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资产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 B.必须是有形资产
- C.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D.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 A.供应过程
- B.生产过程
- C.销售过程
- D.分配过程
- A.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 B.账户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依据
- C.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 D.会计科目不存在结构,而会计账户存在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 A.资产减值损失
- B.坏账准备
- C.存货跌价准备
-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A.10年
- B.15年
- C.25年
- D.5年
- A.库存商品
- B.应交税费
- C.制造费用
- D.其他应付款
- A.利润总额
- B.营业利润
- C.净利润
- D.未分配利润总额
- A.一贯性原则
- B.谨慎性原则
- C.重要性原则
- D.真实性原则
- A.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 B.可以变动,但须经过批准
- C.可以任意变动
- D.应当一致,不得变动
- 60
-
权责发生制是指( )。
- A.企业收到款项时计入到收入,当期发生的支出计入费用
- B.收到款项时计人收入,费用应该在归属期予以确认
- C.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是否归属于本期,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 D.收入和费用应该按照现金收支的时点予以确认
- A.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 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 C.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
- D.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公允现值
- D.现值
- A.利润分配明细账
- B.收入明细账
- C.成本明细账
- D.库存商品账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主营业务收入
- A.一次凭证是记载一笔经济业务,累计凭证是记载多笔经济业务
- B.累计凭证是自制原始凭证,一次凭证是外来原始凭证
- C.累计凭证填制的手续是多次完成的,一次凭证填制的手续是一次完成的
- D.累计凭证是汇总凭证,一次凭证是单式凭证
- A.收料单
- B.收款的收据
- C.出差后的车票
- D.经济合同
- A.370000元
- B.375550元
- C.364450元
- D.432900
- A.谨慎性原则
- B.可比性原则
- C.相关性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A.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 B.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就缺少了设置的依据
- C.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具体运用
- D.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账户是相互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