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贷717000
- B.贷917000
- C.借717000
- D.借917000
- A.借0
- B.平0
- C.借5
- D.平5
- 3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A公司应收账款总分类账共设“金星公司”和“宏伟公司”两个明细账,2014年5月份尚未完成的总账和明细账如下(金额单位:元):应收账款总分类账
2014年 月
日
凭证编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5
1
略
期初余额
D
E
5
收字第8号
收到金星公司和宏伟公司款项
10
转字第266号
向宏伟公司销售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
18
转字第288号
应收金星公司款项无法收回,经批准确认为坏账
23
转字第300号
宏伟公司到期商业汇票无法支付,转为应收账款
31
月结
F
G
查看材料
- A.借1400000
- B.贷1400000
- C.借400000
- D.贷400000
- A.73
- B.69
- C.87
- D.91
- A.26
- B.9
- C.5
- D.4
- A.借:银行存款 1044000 财务费用 9000贷:应收账款 1053000
- B.借:银行存款 963000财务费用 90000贷:应收账款 1053000
- C.借:银行存款 1061000财务费用 109000贷:应收账款 1170000
- D.借:银行存款 1033560财务费用 8910贷:应收账款 1042470
- A.182090
- B.191000
- C.200000
- D.300000
- A.1170000
- B.1053000
- C.1042470
- D.729729
- A.在报表中确认预计负债
- 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C.在报表中确认预计收入
- D.企业自行研究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A.货币资金
- B.预付款项
- C.存货
- D.短期借款
- A.对外捐赠无形资产
- B.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C.企业坏账发生
- D.生产设备折旧费用的计提
- A.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
- B.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
- C.在支出时直接确认
- D.与收入配比进行确认
- A.借记财务费用
- B.贷记财务费用
- C.借记应付利息
- D.贷记应付利息
- A.消费税
- B.土地使用税
- C.增值税
- D.资源税
- A.库存现金应该每日清点一次
- B.库存现金应该采用实地盘点法
- C.在清查过程中可以用借条、收据充抵库存现金
- D.要根据盘点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
- A.规模较大,经济业务比较复杂的企业
- B.规模不大,但经济业务比较复杂的企业
- C.规模不大,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企业
- D.中型工业企业
- A.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 B.账龄分析法
- C.销货百分比法
- D.列表法
- A.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每年更换一次
- B.变动较小的明细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 C.备查账不可以连续使用
- D.会计账簿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半年后,交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 A.“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C.“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D.“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A.货币资金
- B.固定资产
- C.固定资产清理
- D.未分配利润
- A.营业外支出
- B.待处理财产损溢
- C.管理费用
- D.其他应收款
- A.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及其状况
- B.分析企业目前的债务情况
- C.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 D.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
- A.存货计价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
- B.存货计价对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
- C.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缴纳所得税的数额有一定影响
- D.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影响企业当期应纳税利润总额的确定
- A.销售库存商品
- B.提供劳务取得收入
- C.转让专利权取得的收人
- D.出租企业商标取得的收入
- A.“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B.“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
- C.“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A.漏记或重记
- B.记反账
- C.数字顺序错位
- D.相邻数字颠倒
- A.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未收款人账
- B.企业未付款人账,银行已付款人账
- C.企业未付款入账,银行也未付款入账
- D.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也收款入账
- A.固定资产清理
- B.待处理财产损溢
- C.长期待摊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登记会计账簿
- 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C.成本计算
- D.财产清查
- A.资金的投入过程
- B.资金的供应过程
- C.资金的生产过程
- D.资金的销售过程
- A.企业
- B.行政事业单位
- C.集团公司
- D.独立核算的分厂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交税费
- C.固定资产清理
- D.未分配利润
- A.主营业务利润
- B.其他业务利润
- C.营业外收入
- D.财务费用
- A.制造费用
- B.销售费用
- C.在建工程
- D.应付职工薪酬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将现金存入银行
- C.预付购买材料款
- D.月末提取职工福利费
- A.主营业务收入
- B.主营业务成本
- C.其他业务收入
- D.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4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入是指企业经济业务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B.所有者权益增加一定表明企业获得了收入
- C.狭义的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 D.收人按照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人
- A.明细分类科目也称一级会计科目
- B.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 C.明细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
- D.明细分类科目是能提供更加详细更加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 A.财务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 B.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会计分期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 C.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可以长生不老,即使进入破产清算,也不应该改变会计核算方法
- D.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 A.三栏式明细账
- B.多栏式明细账
- C.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D.横线登记式明细账
- A.实收资本
- B.营业外收人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原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批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B.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
- C.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
- D.原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批购人存货的计划成本
- A.材料采购
- B.应收票据
- C.一次性备用金
- D.管理费用
- A.权责发生制
- B.应收应付制
- C.收付实现制
- D.统收统支制
- A.借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 B.贷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 C.借记“库存现金”
- D.贷记“库存现金”
- A.专利权
- B.非专利技术
- C.商誉
- D.商标权
- A.银行付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收款凭证
- D.现金收款凭证
- A.企业可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账簿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余额是企业可以动用的实际存款数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均无错误
- A.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 B.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
- C.无形资产摊销
- D.捐赠支出
- A.两栏式账簿
- B.数量金额式账簿
- C.多栏式式账簿
- D.横线登记式账簿
- A.现金付款凭证
- B.现金收款凭证
- C.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D.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收入-费用=利润
- C.资产账户的借方合计=权益账户的贷方合计
- D.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
- A.每一个借方科目
- B.每一个非现金科目
- C.每一个贷方科目
- D.银行存款科目
- A.逐一盘点法
- B.测量计算盘点法
- C.技术推算法
- D.抽样盘点法
- A.100000元
- B.120000元
- C.20000元
- D.-20000元
- A.资产计价时从低
- B.利润估计时从高
- C.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
- D.负债估计时从高
- A.其他应收款
- B.交易性金融资金
- C.可供出售金融资金
- D.预付账款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相关的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