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长期投资
- B.累计折旧
- C.无形资产
- D.固定资产
- A.借:固定资产8000000 贷:实收资本3000000 累计折旧5000000
- B.借:固定资产8000000 贷:长期投资3000000 累计折旧5000000
- C.借:固定资产4500000 贷:实收资本4500000
- D.借:固定资产3000000 贷:实收资本3000000
- A.111500
- B.86500
- C.915000
- D.66500
- A.111500
- B.66500
- C.40500
- D.865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B.用蓝字借记“银行存款”账户1500元,贷记“应收账款”账户1500元
- C.用红字借记“应收账款”账户15000元,贷记“银行存款”账户15000元
- D.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账户13500元,贷记“应收账款”账户13500元
- A.销售产品,货款未收
- B.收回前欠货款
- C.投资者投入专利技术
- D.向银行借款
- A.某项经济业务未人账
- B.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
-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 D.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金额不相等
- 28
-
现金日记账属于( )。
- A.特种日记账
- B.普通日记账
- C.订本账
- D.活页账
- A.57200元
- B.8020元
- C.24220元
- D.19720元
- A.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
- B.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 C.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是业务收人和业务支出
- D.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运用的过程
- A.实地盘点法
- B.技术推算法
- C.抽样盘存法
- D.函证核对法
- A.利润分配
- B.利润的计算
- C.亏损弥补
- D.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 B.会计账户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依据
- C.企业不可以自行设置会计科目
- D.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具体运用
- A.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材料
- B.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000元
- C.购买机器设备20000元,货款未付
- 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000元
- A.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相符
- B.全部总分类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
- C.总账余额与其所属明细账余额之和相等
- D.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等
- A.专用记账凭证
- B.通用记账凭证
- C.单式记账凭证
- D.复式记账凭证
- A.一次凭证
- B.汇总凭证
- C.通用凭证
- D.累计凭证
- A.应收账款
- B.管理费用
- C.主营业务收入
- D.制造费用
- A.存货
- B.无形资产
- C.长期应付款
- D.应收账款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 C.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 D.材料明细分类账
- A.股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应付股利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B.复式记账
- 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D.登记账簿
- A.通用凭证
- B.专用凭证
- C.累计凭证
- D.汇总凭证
- A.在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并在账簿扉页上附启用表
- B.活页账、卡片账应在装订成册时填列账簿启用表
- C.账簿启用表上应加盖记账人员或会计主管人员的名章和单位公章
- D.记账人员或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当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或者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名或盖章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 B.配比原则
- C.一贯性原则
- D.客观性原则
- A.固定资产
- B.其他业务成本
- C.生产成本
- D.主营业务成本
- A.抽换账页
- B.撕掉账页
- C.将空页、空行用蓝线对角划掉,加盖“作废”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章
- D.将空页、空行用红线对角划掉,加盖“作废”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章
- A.只登记借方金额,未登记贷方金额
- B.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同时多记了相同金额
- C.漏记了某项经济业务
- D.应借账户和应贷账户都作了反方登记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制造费用
- D.财务费用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1~3月份累计净利润总额
- B.3月份利润总额
- C.3月份应付利润总额
- D.1~3月份累计亏损总额
- A.不需要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作任何账务处理
- B.对于未达账项,等以后有关原始凭证到达后再作账务处理
- C.如果调整之后双方的余额不相等,则说明银行或企业记账有误
- D.对于未达账项,需要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作账务处理
- A.增加
- B.减少
- C.可能增加,可能减少
- D.无影响
- A.政策性原则
- B.可比性原则
- C.一贯性原则
- D.相关性原则
- A.采用划线更正法,借记银行存款18000元,贷记应收账款18000元
- B.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20000元,贷记应收账款20000元
- C.用蓝字借记应收账款18000元,贷记银行存款18000元
- D.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18000元,贷记应收账款18000元
- A.利润表
-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C.资产负债表
- D.现金流量表
- A.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
- B.外来的原始凭证
- C.自制的原始凭证
- D.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 A.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B.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 C.原始凭证和累计凭证
- D.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 A.280000
- B.520000
- C.800000
- D.1080000
- A.预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应收票据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 A.一次性凭证
- B.外来凭证
- C.汇总原始凭证
- D.累计凭证
- A.定期清查和局部清查
- B.定期清查和全部清查
- C.不定期清查和全部清查
- D.不定期清查和局部清查
- A.住房在相应期间应该计提的折旧金额
- B.住房在相应期问计提的折旧和减值准备金额之和
- C.住房在相应期间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 D.估计的住房出租的租赁费用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