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我国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 B.权责发生制强调经营结果的计算,主要适用于企业
- C.收付实现制强调财务状况的切实性,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 D.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
- A.96000元
- B.90800元
- C.144000元
- D.156000元
- A.3000
- B.5200
- C.5600
- D.12000
- A.96000元
- B.90800元
- C.144000元
- D.156000元
- A.借方94000元
- B.贷方94000元
- C.借方96000元
- D.贷方96000元
- A.权责发生制
- B.收付实现制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A.借方46800元
- B.贷方46800元
- C.借方140400元
- D.贷方140400元
- A.46800
- B.140400
- C.160000
- D.240000
- A.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 B.右方为借方,左方为贷方
- C.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
- D.左方和右方登记的数额相等,方向相反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利润=收入-费用
- C.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
-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依据相同
- B.方向相同
- C.期间相同
- D.金额相同
- A.流动资产盘盈一般冲减管理费用
- B.固定资产盘盈一般计入营业外收入
- C.自然灾害损失一般计入管理费用
- D.偷盗损失一般计入营业外支出
- A.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 B.当期确认的坏账损失
- C.当期应补提的坏账准备
- D.已转销的坏账当期又收回
- A.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 B.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 C.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D.本年利润
- A.该企业8月份应在"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中反映借方发生额80万元
- B.该企业8月份应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中反映贷方发生额100万元
- C.该企业8月份应在"销售费用”账户中反映贷方发生额0.5万元
- D.该企业8月份应在"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中反映借方发生额30万元
- A."库存商品”账户
- B."原材料”账户
- C."应收账款”账户
- D."财务费用”账户
- 37
-
更正错账的方法有( )。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平行登记法
- A.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管理费用
- B.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 C.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 D.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人相关资产成本
- A.登记总账的依据相同
- B.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相同
- C.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相同
- D.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的依据相同
- A.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相等
- B.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
- C.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期初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
- D.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
- A.罚款收入
- B.提供劳务的收入
- C.销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 D.销售商品的收入
- A.交易或事项的特点
- B.经营管理上的需要
- C.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 D.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情况
- A.按照净利润(或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
- B.计提的累计金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 C.在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的基数,应包括年初未分配利润
- D.非公司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通过10%的比例提取
- A.可使用民族文字,但不能使用外国文字
- B.应当使用中文
- C.应当使用中文和英文
- D.必须使用中文的同时,可以用其他通用文字
- A.记账凭证上的日期
- B.自制凭证上的日期
- C.实际登记账簿的日期
- D.月末
- A.预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应付账款
- A.销售商品的价款
- B.增值税销项税额
- C.代购买方垫付的包装费
- D.租入固定资产交纳的押金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原始凭证汇总表
- B.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C.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分别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 D.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 A.向银行借人半年期的借款,已转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
- B.赊购设备一台,设备已经交付使用
- C.收到某投资者投资,款项已收存银行
- D.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A.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 B.会计处理方法保持稳定
- C.货币计量与物计量需要
- D.能够分段核算企业得经营成果
- A.已售商品成本
- B.原材料销售收入
- C.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 D.转让股票所得收益
- A.借方余额4000元
- B.借方余额6000元
- C.贷方余额4000元
- D.贷方余额6000元
- A.单式凭证
- B.复试凭证
- C.一次凭证
- D.通用凭证
- A.红字更正法
- B.划线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平行登记法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付股利
-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D.应付债券
- A.红字更正法
- B.蓝字更正法
- C.划线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累计折旧
- B.投资收益
- C.预收账款
- D.发出商品
- A.运输费
- B.装卸费
- C.保管费
- D.采购人员差旅费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 C.收入-费用=利润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A.可能有借方余额
- B.可能有贷方余额
- C.无余额
- D.以上都不对
- A.每年
- B.两年
- C.半年
- D.视单位具体情况而定
- A.收回应收企业汇票款
- B.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C.收回应收账款
- D.赊销商品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C.现金收款凭证
- D.现金付款凭证
- A.累计进行利润分配的总额
- B.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 C.未弥补的亏损
- D.未分配的利润
- A.二零一一年一月十六日
- B.贰零壹壹年零壹月壹拾陆日
- C.贰零壹壹年壹月拾陆日
- D.贰零壹壹年零壹月零拾陆日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现值
- D.公允价值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收支净额
- C.所得税费用
- D.利润总额
- A.货币资金
- B.存货
- C.应收账款
- D.资本公积
- A.固定资产
- B.存货
- C.现金
- D.往来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