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60000
- B.180000
- C.120000
- D.135000
- A.8700000
- B.6100000
- C.5500000
- D.6700000
- A.240000
- B.380000
- C.270000
- D.130000
- A.480000
- B.450000
- C.350000
- D.130000
- A.货币资金为852000元
- B.货币资金为352000元
- C.应收账款为450000元
- D.应收账款为350000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初级会计师
- B.中级会计师
- C.注册会计师
- D.高级会计师
- A.借:其他应付款 3 500贷:库存现金 500银行存款 3 000
- B.借:管理费用 3 000 库存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 3 500
- C.借:管理费用 3 000贷:其他应收款 3 000
- D.借:库存现金 500贷:其他应收款 500
- A.固定资产成本
- B.累计折旧
- C.累计减值准备
- D.公允价值
- A.原材料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总分类账
- D.应收账款
- A.适用于异地
- B.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 C.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D.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0000元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 B.固定资产的原值
- C.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 D.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
- A.真实可靠
- B.相关可比
- C.全面完整
- D.编报及时
- A.借记“原材料”20000元
- B.借记“原材料”20800元
- C.贷记“应付账款”23400元.
- D.贷记“应付账款”24200元
- A.债权、债务类账目的登记
- B.收入、费用类账目的登记
- C.库存现金收付业务
- D.各类业务的稽核
- A.转账凭证
- B.现金收款凭证
- C.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D.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 B.“收入一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 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商业汇票
- D.汇兑
- A.封面
- B.扉页
- C.账页
- D.附表
- A.先借后贷
- B.左右错开
- C.一借多贷,贷方文字对齐
- D.一贷多借,借方金额对齐
- A.汇总记账凭证
- B.记账凭证
- C.科目汇总表
- D.多栏式日记账
- A.记录经济业务
- B.提供记账依据
- C.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 D.监督经济运动,控制经济运行.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000 贷:原材料 60 000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60 000
- C.借:原材料 6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0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0 000 贷:管理费用 60 000
- A.记账的依据相同
- B.借贷方向相同
- C.会计期间相同
- D.金额相同
- A.实物
- B.现金
- C.银行存款
- D.往来款项
- A.记账凭证
- B.汇总记账凭证
- C.科目汇总表
- D.多栏式日记账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刘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总账余额核对
- C.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的核对
- D.总账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与其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的核对
- A.货币资金
- B.短期投资
- C.应收账款
- D.存货
- A.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有些是可以避免,但有些又是难以避免的
- B.财产清查是为了查明账存数和实存数是否相符
- C.财产清查既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又是财产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 D.账簿记录正确足以说明其记录的数量和金额真实可靠
- 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D.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
- A.在清查小组盘点现金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 B.“现金盘点报告表”需要清查人员和出纳人员共同签字盖章
- C.要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
- D.不必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账务处理
- A.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阳利润总额
- C.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A.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B.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 C.登记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A.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 B.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C.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
- D.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A.预收账款
- B.存货
- C.短期投资
- D.长期借款
- A.购买价款为1200元的办公用品
- B.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 C.向个人发放奖金
- D.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
- A.会计职能
- B.会计主体
- C.会计内容
- D.会计对象
- A.3年
- B.5年
- C.15年
- D.永久
- A.固定资产原价
- B.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
- C.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再减去减值准备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交易性金融负债
- C.工程物资
- D.商誉
- A.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报告式结构
- B.资产负债表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
- C.资产负债表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按求尝权先后顺序排列
- D.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A.7680
- B.38312.48
- C.7910.40
- D.44825.60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汇总凭证
- D.专用凭证
- A.权责发生制
- B.收付实现制
- C.实地盘存制
- D.永续盘存制
- A.12月31日
- B.6月30日
- C.5月31日
- D.次年的l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