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银行存款
- D.所得税费用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本年利润
- D.所得税费用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银行存款
- D.所得税费用
- A.2 000 000
- B.2 400 000
- C.u 000.000
- D.3 400 000
- A.400 000
- B.600 000
- C.900 000
- D.1 000 000
- A.财务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现金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财务费用
- A.财务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现金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财务费用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现金
- D.银行存款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南出纳人员负责登记
- B.以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为依据
- C.应逐日逐笔顺序登记
- D.必须逐日结出收入合计和支出合计
- A.借方登记待处理财产物资盘亏、毁损数
- B.借方登记结转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盘盈数
- C.贷方登记待处理的盘盈数及转销的盘亏数
- D.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待处理的盘亏数
- A.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
- B.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
- C.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额
- D.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额
- A.资产和负债都增加
- B.权益和资产都增加
- C.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
- D.负债减少,资产增加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 D.财务费用
-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 C.企业未收,银行已收
- D.企业未付,银行已付
- A.负债是对内对外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
- B.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具有优先清偿权
- C.负债不能参与利润分配
- D.所有者权益中的基本部分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 A.记账凭证正确,记账时发生错误
- B.因记账凭证科目错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C.因记账凭证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D.因记账凭证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A.会计科目
- B.记账方向
- C.记账金额
- D.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A.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 B.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C.在特定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选择人民币以外的某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D.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租入固定资产
- B.应收票据贴现
- C.购入资产
- D.代销商品
- A.收入的增加
-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C.费用的减少
- D.负债的增加
- 44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
- B.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 C.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相等
- D.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提供的指标不同
- A.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时间范围的界定
- B.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 C.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 D.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
- A.“待处理财产损溢”30 000元
- B.“营业外支出”20 000元
- C.“累计折旧”10 000元
- D.“待处理财产损溢”20 000元
- A.“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 B.“利润一收入一费用”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 C.“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
- D.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A.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在“本月合计”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
- B.结出本季度累计发生额的,在“本年累计”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 C.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的,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 D.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的,在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 A.避免账页散失
- B.防止任意抽换账页
- C.灵活安排分工记账
- D.防止记账错误
- A.任何原始凭证都必须加盖单位公章
- B.有大小写的原始凭证,大小写必须相等
- C.原始凭证的填制要及时
- D.原始凭证的书写要规范
- A.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不同
- B.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A.记账凭证
- B.科目汇总表
- C.汇总记账凭证
- D.多栏式日记账
- A.记账凭证的名称
- B.摘要
- C.会计分录
- D.记账凭证的编号
- A.单位负责人
- B.总分计师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
- A.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填写的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 B.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
- C.记账后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会计分录错误
- D.记账后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 A.支付的广告费
- B.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 C.固守资产盘亏
- D.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 A.现金付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银行收款凭证
- D.银行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外埠存款
- D.在途货币资金
- A.资本公积
- B.预收账款
- C.货币资金
- D.未分配利润
- A.月结
- B.季结
- C.半年结
- D.年结
- A.由本单位经办人更正,并由单位财务负责人签名盖章
- B.由出具单位重开
- C.由出具单位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D.由本单位会计人员按划线更正法更正,并在更正处签章
-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B.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
- C.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 D.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 A.重复登记某项经济业务
-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 C.应借应贷账户的借贷方向颠倒
- D.应借应贷账户的借贷金额不符
- A.其他业务收入
- B.财务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包装物
- B.产成品
- C.煤炭等大宗物资
- D.库存商品
- A.机器设备
- B.预收账款
- C.预提费用
- D.预付账款
- A.178
- B.218
- C.180
- D.318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C.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D.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预付账款
- D.专利权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