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库存商品
- B.其他业务成本
- C.生产成本
- D.主营业务成本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业务成本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制造费用
- A.5 580
- B.5 650
- C.5 930
- D.6 000
- A.169 800
- B.206 000
- C.234 000
- D.240 000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库存商品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2 000
- B.2 600
- C.3 600
- D.6 000
- A.2 000
- B.4 000
- C.6 000
- D.8 000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A.2 000
- B.4 000
- C.6 000
- D.8 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借:交易性金融资产900 000
- B.借:交易性金融资产920 000贷:银行存款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20 000
- C.借:投资收益 20 000
- D.借:应收股利 30 000贷:银行存款 20 000 贷:投资收益 30 000
- A.货物与发票账单同时到达,待货物验收入库后,按发票账单登记人账
- B.货物已到,但至月末时发票账单还未到达,应在月份终了时暂估人账
- C.应付账款应该按照购买商品的品种或提供的劳务设置明细账
- D.企业采购业务中形成的应付账款,在确认其入账价值时不需要考虑将要发生的现金折扣
- A.某外资独资企业
- B.某合伙律师事务所
- C.某科技大学
- D.某集团的一个事业部
- A.外埠存款
- B.银行存款
- C.银行本票存款
- D.信用卡存款
- A.会计主体
- B.配比原则
- C.会计分期
- D.持续经营
- A.全面清查
- B.定期清查
- C.临时清查
- D.局部清查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 B.库存现金
- C.其他应收款
- D.管理费用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收款
- C.其他应付款
- D.营业外支出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B.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 C.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
- A.增值税销项税额
- B.增值税进项税额
- C.销售方代垫的包装费
- D.销售方代垫的运杂费
- A.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
- B.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 C.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
- D.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 A.销售商品收入
- B.以商品进行投资
- C.销售原材料收入
- D.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A.预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应付账款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D.银行存款
- A.货币资金
- B.机器设备
- C.长期待摊费用
- D.专利技术
- A.成本费用
- B.经营成果
- C.财务状况
- D.现金流量
- 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 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初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 C.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一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期末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 A.商业折扣的目的是为了多销商品,而现金折扣的目的是为了提前收回货款
- B.商业折扣属于“先打折后销售”,而现金折扣属于“先销售后打折”
- C.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 D.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 A.汉字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且填写规范
- B.阿拉伯数字连笔书写
- C.阿拉伯数字前面的人民币符号写为“¥”
- D.大写金额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 A.El记账、总账和明细账
- B.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
- C.明细账和总分类账
- D.日记账和总分类账
- A.资产、费用的增加数
- B.权益、收入的减少数
- C.资产、费用的减少数
- D.权益、收入的增加数
- A.谨慎性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配比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A.账户统一的将左右两方分为借方和贷方
- B.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 C.依据“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原理
-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A.对应关系
- B.对应账户
- C.会计分录
- D.账户
- A.重点清查
- B.全面清查
- C.局部清查
- D.定期清查
- A.出纳人员
- B.会计主管人员
- C.总会计师
- D.单位负责人
-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收入
- B.销售不动产取得收人
- C.销售商品取得收入
- D.提供运输劳务收入
- A.当年利润一定是零
- B.当年利润一定是正数
- C.当年利润一定是负数
- D.损益类账户在结账时均已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 A.销售商品应收的款项
- B.销售原材料应收的款项
- C.提供劳务应收的款项
- D.应收的各种赔款
- A.补充登记180元
- B.红字冲销180元
- C.在凭证中划线更正
- D.把错误凭证撕掉重编
- A.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 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C.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 D.医疗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
- A.记账凭证
- B.原始凭证汇总表
- C.收料汇总表
- D.发料汇总表
- A.应收账款
- B.坏账准备
- C.资产减值损失
- D.销售费用
- A.发生不等额变动
- B.发生同减的变动
- C.发生同增的变动
- D.不会变动
- A.“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 B.“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
- C.“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 D.“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 A.财务费用
- B.应付账款
- C.固定资产
- D.制造费用
- A.1 080
- B.1 100
- C.1 610
- D.1 000
- A.依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逐日登记明细账
- B.依据记账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逐日逐笔或定期汇总登记明细账
- C.依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
- D.依据汇总原始凭证定期汇总登记现金日记账
- A.一个借方科目与几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B.一个借方科目与一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C.几个借方科目与一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D.几个借方科目与几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A.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的唯一来源
- B.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 C.企业清算时,应先偿还负债,有剩余才向所有者返还
- D.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可以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