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借:库存商品192 000 贷:生产成本192 000
- B.借:生产成本192 000 贷:库存商品192 000
- C.借:库存商品——甲产品126 500 ——乙产品65 5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26 500 ——乙产品65 500
- D.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26 500 ——乙产品65 5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26 500 ——乙产品65 500
- A.银行存款
- B.主营业务收入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库存商品。
- A.年限平均法
- B.工作量法
- C.年数总和法
- D.双倍余额递减法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应付职工薪酬
- A.46 800
- B.140 400
- C.160 000
- D.240 000
- A.借方94 000元
- B.贷方94 000元
- C.借方96 000元
- D.贷方96 000元
- A.借方46 800元
- B.贷方46 800元
- C.借方140 400元
- D.贷方140 400元
- A.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 B.右方为借方,左方为贷方
- C.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
- D.左方和右方登记的数额相等,方向相反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利润=收入一费用
- C.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
-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所得税费用
- B.制造费用
- C.利润分配
- D.主营业务成本
- A.年度财务报告
- B.现金日记账
- C.原始凭证
- 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A.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
- B.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
- C.发生的清理费用
- D.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承担的损失
- A.调节后的余额表示企业可以实际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 B.该表是通知银行更正错误的依据
- C.该表是更正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依据
- D.不能够作为调整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原始凭证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生产成本
- C.利润分配
- D.所得税费用
- A.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
- B.单位外部的社会监督
- C.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
- D.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体的系统监督
- 37
-
资产的特征不包括( )。
- A.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B.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 C.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
- 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 A.当期销项税额
- B.当期进项税额
- C.销售额
- D.规定的征收率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B.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 C.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 D.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 A.预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应付账款
- A.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
- B.固定资产卡片账
- C.总分类账簿
- D.所有的明细分类账簿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重新抄写法
- A.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10 000元
- B.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0 500元
- C.期末余额在借方:239 160元
- D.期末余额在贷方:239 160元
- A.企业的明细账
-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 C.辅助账簿
- D.企业的汇总凭证
- A.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
- B.车间请购的设备
-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设备
- D.技术上已被淘汰,实物仍然存在的设备
- A.资产负债表
- B.附注
- C.现金流量表
- D.利润表
- A.明细账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
- B.总账的余额不一定等于其所属明细账的余额的合计数
- C.所有资产类总账的余额合计数应等于所有负债类总账的余额合计数
- D.库存现金日记账实质上就是库存现金的总账
- A.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银行对账单余额项下,应加减银行已人账企业未人账的金额
- B.永续盘存制下不需要进行实地盘点
- C.一笔经济业务导致某一会计的金额增加,必然导致另一会计等额减少
- D.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 A.成本费用
- B.经营成果
- C.财务状况
- D.现金流量
- A.购买价格
- B.印花税
- C.手续费
- D.佣金
- A.三栏式
- B.数量金额式
- C.多栏式
- D.平行式
- A.借:生产成本88 000 管理费用1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03 000
- B.借:生产成本80 000 管理费用2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03 000
- C.借:生产成本80 000 制造费用8 000 管理费用1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03 000
- D.借:制造费用10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03 000
- A.借方
- B.贷方
- C.材料
- D.固定资产
- A.会计主体假设
- B.持续经营假设
- C.会计分期假设
- D.货币计量假设
- A.26 342元
- B.24 342元
- C.20 942元
- D.22 942元
- 56
-
往来款项不包括( )。
- A.应付账款
- B.应收票据
- C.预付账款
- D.应付债券
- A.应收账款
- B.所得税费用
- C.盈余公积
- D.应交税费
- A.红字更正法
- B.蓝字更正法
- C.划线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 B.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就缺少了设置的依据
- C.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具体运用
- D.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账户是相互通用的
- A.可变现净值
- B.重置成本
- C.现值
- D.市场价值
- A.付款凭证
- B.原始凭证
- C.转账凭证
- D.收款凭证
- A.“摘要”栏最后一行文字
- B.“××总账科目”栏最后一行文字
- C.“记账”栏最后一行符号
- D.“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主营业务成本
- A.现金折扣
- B.增值税(销项税)
- C.商业折扣
- D.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A.280 000
- B.300 000
- C.360 000
- D.380 000
- A.红字更正法
- B.划线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平行登记法
- A.“本年利润”
- B.“应交税费”
- C.“投资收益”
- D.“长期待摊费用”
- A.“管理费用”账户1 200元
- B.“制造费用”账户1 200元
- C.“生产成本”账户1 200元
- D.“期间费用”账户1 200元
- A.8,9,10
- B.<img width="97" height="25"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5/f71cf75e82d573c90e469795b3e784.jpg" />
- C.<img width="68" height="24"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4/749eabd8d5b60c334d4231d774fd1e.jpg" />
- D.8—1,8—2,8—3
- A.各种有价证券的保管
- B.空白收据的保管
- C.现金结算业务
- D.会计档案的保管